第26部分 (第2/4頁)
撲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數。陰陽燮理,機在其中。機不可設,設則不中。〃從〃數〃與〃術〃、〃陰〃與〃陽〃的辯證關係,推演出了計謀的運用要根據客觀情況的發展變化,不可生搬硬套和預先憑空安排。這就為全書提供了一個思考問題的辯證方法。它在每一計的解語中都能注意到矛盾對立雙方的相互轉化,變不利因素為有利因素,轉敗為勝;還注意到了區域性與全域性的辯證關係,認為〃勢必有損,損陰以益陽〃。意思是當戰爭的形勢發展到必然會有所損失的時候,要用區域性的損失來換取全域性的勝利。全書還貫穿一條戰略戰術原則,即形勢不利不要冒進,敵人強大時不要硬攻。形勢對敵有利時,要〃待天以困之,用人以誘之〃;敵人〃將多兵眾,不可以敵〃。書中還談到了戰爭的一般規律和計謀的關係,認為〃戰爭之事,其道多端。強國、練兵、選將、擇敵、戰前、戰後,一切施為,皆兵道也。惟比比者,大都有一定之規,有陣例可循,而其中變化萬端,詼詭奇譎、光怪陸離、不可捉摸者,厥為對戰之策〃。意思是關於戰爭之事,內容極其繁多,例如強國、練兵、選將等等,但戰爭有一定規律可循,作戰的經驗也可以取鑑,藉以獲得教訓;然而戰爭中的對戰之策,即陰謀奇計卻變化多端、光怪陸離、不易掌握。所以它指出:〃'三十六計'者,對戰之策也,誠大將之要略也。〃將帥需潛心研究,因時、因地、因敵制變,恰當運用〃攻心奪氣〃等戰場的一切詭詐奇變,以實現〃勝之轉機〃的目的。
這裡有兩點需要指出:一是本書輯錄三十六條計謀彙編成書,只是借用陰陽學說中的太陰六六之數,來安排它的所謂每套六條,一共六套,六六三十六條計謀。並非軍事上的計謀只有三十六個。實際上,正如本書跋語中指出的,戰爭中的計謀變化萬端,光怪陸離,不可勝數。本書只是對古代部分計謀的概括歸納。二是關於〃三十六計,走為上策〃,是說當處於完全劣勢,面臨敗亡的時候,〃走〃是上策,而不是說〃走〃是三十六計中最高明的一策。這從檀公〃三十六策,走為上計〃以避魏的戰例(事見《南史·檀道濟傳》)和本書的按語詮釋中都能得到證明。它實際是一種〃以退為進〃,〃以守為攻〃的戰略。按語中說,當敵勢全勝,我不能勝他時,出路只有三條,一是降,二是和,三是走。投降是徹底失敗;媾和是一半失敗;退卻不是失敗,而是轉敗為勝的關鍵。
《三十六計》總結了以往戰爭中施計用詐的實踐經驗,包含有較為豐富的樸素辯證法思想,至今不無參考價值。但是,也存在著一些明顯的封建糟粕,例如〃借刀殺人〃、〃趁火打劫〃、〃笑裡藏刀〃、〃混水摸魚〃、〃偷樑換柱〃、〃美人計〃、〃苦肉計〃等計中反映的封建割據戰爭中那些爾虞我詐、掠奪兼併一類落後、反動的思想內容。內容編排上也有許多牽強附會的地方。
《三十六計》現存版本有:成都興華印刷所1941年土紙翻印本、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學院圖書資料館1962年內部印本、炮兵學院訓練部1963年譯註本、濟南軍區司令部1964年翻印政治學院印本、武漢軍區司令部1973年和1978年抄本、吉林人民出版社1979年譯註本(社會科學叢書本)。解放軍出版社1981年出版了李炳彥的《三十六計新編》,刪去了原書的〃按語〃和〃跋語〃,每一計增加了〃新解〃,增補調整了一些古代戰例,增加了一些近代或現代戰例。
第四節兵經百篇
揭暄撰。揭暄,字子宣,清初江西廣昌人。據載,他〃少負奇氣,喜論兵,慷慨自任。獨閉門戶精思,得其要妙,著為《兵經》、《戰書》,皆古所未有。〃(《揭暄父子傳》)他還深明西方算學,著有《璇璣遺述》(一名《寫天新語》)等,曾起兵抗清,失敗後隱居山林,鬱郁而死。
《兵經百篇》又名《兵鏡百篇》、《兵法百言》、《兵經百字》、《兵略》、《揭子兵書》、《兵法圓機》等。清道光六年(1826年)成書的《皇朝經世文編·兵政門》錄有此書(以下簡稱文編本)。全書分智篇、法篇、術篇上、中、下三卷,由一百字為題組成一百篇。但文編本所收內容不全,《智篇》刪去了〃言〃字;《智篇》之〃左〃字,《法篇》之〃較〃字,《術篇》之〃蹙、�、半、靜〃等字均佚。清光緒年間江都吳明經酉書從瀋陽書肆中購得一書,題名為《揭子兵書》,其卷次和百字分目與文編本均相同,而且文編本所刪一字和所佚六字具存,為本書的完璧本。其與文編本所不同的是,下篇〃術〃字為〃衍〃字。孰對孰誤?一種意見認為〃衍〃對,理由是下篇28字非智、法二篇所能概括其範圍,故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