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 (第3/4頁)
撲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衍〃名篇,取諸推闡無盡之義,文編本系由〃衍〃〃術〃(術的繁體字)形似而致誤;另一種意見則認為〃術〃對,其理由是〃術〃字在《說文》裡訓為道,古代兵家莫不以智、法為用,以道為體,下篇28字始於〃天〃而終於〃藏〃,〃天〃為道之本原,而〃藏〃為道之歸宿,以〃術〃名篇是正確的。
《兵經百篇》將軍事上各方面的問題概括歸納為一百個字,每字之下有一段論述,又大體按權謀、形勢、陰陽的分類標準,按內容屬性分為智、法、術三篇(有的版本〃篇〃作〃部〃)。智篇主要講計謀方略,共收28字,即:先、機、勢、識、測、爭、讀、言、造、巧、謀、計、生、變、累、轉、活、疑、誤、左、拙、預、疊、周、謹、知、間、秘。法篇主要講練兵用兵之法,共收44字,即:興、任、將、輯、材、能、鋒、結、馭、練、勵、勒、恤、較、銳、糧、行、移、住、趨、地、利、陣、肅、野、張、斂、順、發、拒、撼、戰、搏、分、更、延、速、牽、勾、委、鎮、勝、全、隱。術篇主要講天文、術數、偵察通訊等用兵的輔助條件,共收二十八字,即:天、數、闢(一作閉)、妄、女、文、借、傳、對、蹙、眼(一作目)、�、捱(一作持)、混、回、半、一、影、空、無、陰、靜、閒、忘、威、繇、自、如(一作藏)。
《兵經百篇》是一部理論性較強的兵書。它繼承了古代優秀軍事思想,並結合自己的研讀心得和清代的軍事實踐,用當時較為通俗的語言進行了闡發,對一些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戰爭觀方面,對孫子的〃不戰而屈人之兵〃進行了具體發揮,認為〃兵以安民非害民,兵以除暴非為暴。〃(《法篇·全》)所以,主張〃於無爭止爭,以不戰弭戰,當未然而寢消之。〃(《智篇·先》)〃無功之功乃為至功。〃(《智篇·爭》)既使戰爭真得打起來,也要〃定不攻自拔之計以全城;致妄殺之戒以全民;奮不殺之武以全軍;毋邀功,毋欣利,毋逞欲,毋籍威,城陷不驚,郊市若故。〃(《法篇·全》)在治軍方面,提出以將制將、不要聽信讒言,〃毋聽讒,讒非忌即間也。故大將在外,有不俟奏請,贈賞誅討,相機以為進止。將制其將,不以上制將。〃(《法篇·任》)重視軍隊內外、上下之間的團結,認為團結是治國行軍的重要思想基礎,指出:〃輯睦者,治安之大較。睦於國,兵鮮作;睦於境,燧無警。不得已而治軍,則尤貴睦。君臣睦而後任專;將相睦而後功就;將士睦而後功賞相推,危難相援。是輯睦者,治國行軍不易之善道也。〃(《法篇·輯》)提倡廣開言路,傾聽各類人員的意見,〃獻謀獻策,則罔擇人,偶然之見,一得一長,雖一卒徒,必亟上推,言有進而無退,雖不善而不誅,則英雄悉致。〃(《法篇·材》)他還提出了〃勝天下者用天下〃的觀點,認為不管是本國,還是與國、鄰國、敵國,凡是可用之材,可用之力,都要充分利用。重視關心愛護士兵,除了重申以往兵家所謂與士卒同生死共患難之外,對愛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不使陷於敵,不使陷於法〃(《法篇·恤》)。特別強調糧餉在戰爭中的作用,認為〃食者,民之天,兵之命,烏可緩也〃(《法篇·糧》)。並根據新的戰爭經驗對孫子的〃因糧於敵〃和檀道濟的〃籌糧沙〃之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認為這種辦法只能救一時,不能完全依靠,〃因糧於敵,與無而示有,虛而示盈,運斷圍久,索百物為飼者,間可救一時,非可常恃。〃(《法篇·糧》)對糧餉必須做到取之不盡,運輸暢通,嚴密守護,節約使用,〃故必謀之不竭、運之常繼,護之維周,用之恆節。〃(《法篇·糧》)
《兵經百篇》在軍事哲學方面具有明顯的進步傾向。首先,它用樸素的唯物主義自然觀解釋古代的天文術數,認為〃星浮四遊,原無實應。〃(《術篇·天》)風雨雲霧是一種自然現象。這些自然現象的產生與社會活動沒有必然聯絡,但人們可以利用這些現象為社會活動服務。所以,它反對觀天意,而主張觀天象而用兵,並總結了惡劣氣候往往是進攻一方喜歡利用的時機,提出:〃疾風颯颯,謹防風角。眾星皆動,當有雨溼。雲霧四合,恐有伏襲。疾風大雨,隆雷交作,急備強弩,謹防敵突。善因者無機而不乘,善防者無變而不應。天未嘗不在人,惟智者能因之取勝耳。〃(《術篇·天》)它對術數完全持否定態度。所謂術數是指以種種方術,透過觀察自然界的現象來推測人、軍隊和國家的氣數和命運。它認為戰爭勝負與術數無關,是人決定〃氣數〃,而非〃氣數〃決定人。
指出:〃兵貴用謀,何可言數。而數亦本無,風揚雨濡,在天只任自然;冰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