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 (第1/4頁)
撲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六韜》也有許多糟粕,如《兵徵》中的〃望氣〃是一種迷信方術;《文師》中的〃釣餌〃之術表現了剝削階級的偏見;〃明主〃〃賢將〃決定社會發展,是唯心史觀的反映,等等。
《六韜》的版本源流比較複雜,各本內容互有異同,從現存版本看,大致有以下四個系統:(1)竹簡本,即山東臨沂銀雀山漢墓出土的《六韜》殘簡和河北定縣漢墓出土的《太公》殘簡,這是現存最早的版本。前者已整理出來,有文物出版社鉛印本。(2)唐寫本,即敦煌唐卷子本《六韜》殘卷,共存二百零一行(其中一行只殘存半個字),二十個篇目。原件藏法國巴黎國會圖書館,北京圖書館有縮微膠捲。這是現存最早的紙寫本《六韜》。(3)《群書治要》本,是唐魏徵給唐太宗編的摘要本,只有文韜、武韜、龍韜、虎韜、犬韜的內容,未列子目,亦未收豹韜。以上三個系統都程度不同的儲存了一些不見於今本的佚篇或佚文。(4)《武經七書》本,初刻於北宋元豐三年(1080年),現存有南宋孝宗、光宗年間的刊本,藏日本靜嘉堂文庫,是現存最早的刊本,國內有其影印本即《續古逸叢書》本。明清以來眾多的叢書本及其註釋本、白文字,大都屬於這個系統的版本。
第八節陰符經
《陰符經》又稱《黃帝陰符經》。舊題黃帝撰,伊尹、太公、范蠡、鬼谷子、張良、諸葛亮等注。此書出現於唐代,最早記載見於唐歐陽詢的《藝文類聚·木部》;最早著錄見於《新唐書·藝文志》。但它的作者及成書時代有各種不同的說法,至今尚屬懸案。關於作者主要有如下幾種意見:黃帝撰、戰國山林之士撰(見《朱子遺書·陰符經考異·廬陵黃瑞節附錄》)、晉楊羲撰(見餘嘉錫《四庫提要辯證·道家類·陰符經解》)、北魏寇謙之撰(見唐杜光庭《神仙感遇傳》)、唐李筌撰(見宋黃庭堅《山谷題跋·跋翟公巽所藏石刻》和宋朱熹《朱子遺書·陰符經考異》)。關於成書時代主要有商末說、週末說、戰國說(見《朱子遺書·陰符經考異·廬陵黃瑞節附錄》)、戰國末說(見清梁啟超《古書真偽及其年代·陰符經》)、東漢末說(見黃雲眉《古今偽書考補證·陰符經》)、晉說、北魏說、唐說(後三說見上文注)等。近年學術界對此也進行了較深入的探討,較有代表性的主要有兩家,一是王明的東晉說,認為成書於東晉以後,約在公元531年至580年期間(見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道家和道教思想研究》);二是李養正的戰國末年說,認為此書是以黃老學說為理論基點,在政治、軍事思想方面的運用和發揮,是戰國時期激烈的鬥爭形勢在哲學思想上的反映,它可能成書於戰國末期(見《中國古代佚名哲學名著評述·陰符經》)。
《陰符經》,自李筌始為其作注以後,歷朝為其作注的都很多,宋鄭樵《通志》著錄的各種本子有三十九部,明《道藏》中注本有二十四種,明代呂坤說:〃自有《陰符》以來,注者不啻百家〃(《注陰符經題辭》),到清便更多了。有的從道家、兵家角度註解,也有的從儒家、佛家、縱橫家、醫家、陰陽家、道教等角度註解。所以,古籍書目中往往道家、兵家等類同時收錄此書。
《陰符經》一卷,共分三章(一本作上、中、下三篇):一、《神仙抱一演道章》,二、《富國安民演法章》,三、《強兵戰勝演術章》。
第一章主要內容是論說天道與人事、政治的關係。
第二章主要內容是闡述以自然天道為法則,乃可富國安民的道理。
第三章主要內容是論兵的,講主事專一精審;守時發機;不為聲色所擾;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明瞭事物變化之理,掌握應變之術,天道、人事相參驗,隨機應變等。
《陰符經》是一部論述王政和軍事的著作。本文僅對其軍事思想作一簡單介紹。書名 〃陰符〃概括了全書思想內容的核心。什麼叫 〃陰符〃,李筌解釋說:〃陰,暗也。符,合也。天機暗合於行事之機,故曰陰符〃。(《陰符經疏》)意思是政治和軍事鬥爭的策略計謀必須暗合於自然天道。它認為統治者處理政事、指揮打仗要仰觀天象、掌握日、月、星、辰執行的規律,〃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要〃知之修練〃,修德練武,內辨忠奸,外御強敵,國家便可鞏固。它認為用兵若能做到精力專一,用己之長,就能事半功倍。指出:〃瞽者善聽,聾者善視。絕利一源,用師十倍;三反晝夜,用師萬倍。〃這是借瞽聾之短長比喻用兵也要培養自己的長處,揚長避短,便可獲十倍甚至萬倍之利。它主張以正守國,以奇用兵。〃天之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