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 (第4/4頁)
浮游雲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學,在1928 年以後更是如此。此外還有十幾所基督教大學,其中的教職員一部分是外國人,一部分是中國人。除此以外,還有幾個私立的中國院校,是富有的機構資助的。沁世紀20 年代中國也開始有了基金會的活動。洛克菲勒基金會帶頭捐款於高等教育,1925 年以後庚子賠款的餘額歸還給了中國,專門指定給中國教育文化基金.會使用。這樣,當1928 年國民政府上臺,按照歐洲模式創辦中央研究院作為中央研究機構時,中國教育已有多種不同的體制了。
還有,這個時候,平民教育運動也在日本和中國青年會秘書的影響下發動起來。中國青年會的秘書們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去法國幫助中國勞工寫家信。在外國的農民大多是文盲,這件事啟發青年秘書們在國內展開識字運動。這個運動的發動者為了接近農民,開始在農村工作。早期的革新者如張容開辦了幾個與工業發展有關的技術學校,而高階官吏如張之洞則開辦了一些學校專門教新兵識字。
國民政府沿著這些傳統,1928 年以後從新的國立大學和代表當時外國影響前沿的基督教大學吸收了不少受過現代教育的人員,同時還在農村試驗辦平民教育。不幸的是,國民政府即使在那些有限的地區也沒有抓住中國的主要問題,因此它的鄉村教育規劃始終停留在有限的範圍內。把掃盲運動普及到普通人中去,並把他們逐步提高到現代化的高階社會中,這個課題只好留待年輕的中國共產黨去完成了。
中國高等教育機構中的學生群體早已開始按照科舉時代的傳統,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