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4/4頁)
浮游雲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供養更多的人口,但是不能改變耕種者同地主和收稅者之間的關係。相比之下,在幹早的華北和歐洲,農業是比較艱苦些,容易遭受自然災害,但同時卻易於耕作多樣化,進行集中管理和大規模經營。不僅如此,在人口較少的歐洲,大面積旱地耕作早就開始用馬了,它為後來機械化開闢了道路,所有這些,都為社會結構和實體向更高的水平改變做了準備。
中國人口的密集產生了各種社會影響。農業按各家各戶進行,都得由家長說了算。在不實行長子繼承製的社會里,所有的兒子們都分享家長制的權利。中國家庭中每一個人都是這個家庭集體的一部分,一般都不能出走海上,既不能單獨去發財,也不至於死於雜疾百病。中國人總是作為他家庭中忠誠的成員生活著,非常關心親族關係,對於輩分、男女性別和身分的區別很是敏感,從古代起,女兒都是嫁到別家去,兒子則將媳婦娶進自己家裡來。婦女是從屬的成員。雖說這些區別只是程度不同,主管全家的家長和不幸的兒媳婦在別的社會也是有的,可是在中國社會,由於在一塊土地上聚集著許許多多家庭,就發展起來一些特異的制度。在這些制度中,中國這個國家有其最特異之處。在最古老的有記載的時代,國家的統治者是一個最有權威的家系頭頭。他和他的親人、幫手們變成了治國的能手。後來這個統治者就不再是一個凡人,而能同他的祖先和其他看不見的自然力量互通音訊。他藉助於殺牲祭祀,代表人民就商於已故的祖先,正如甲骨文的卜辭所顯示的那樣。中國文字首先出現在甲骨上記錄的卜辭,卜辭記載了統治者的祥符吉光和從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