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水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的同夥,線索卻在中途斷絕——大安坊是最後發現蛛絲馬跡之處,卻不知道那刺客是不是出了城,至今都沒有訊息!”
元秀皺眉道:“孟光儀為人精明,他都找不到的人,咱們更不必指望,不過,孟光儀好好的,備什麼劇毒奏摺?莫非,他早就知道有人那晚會去尋他麼?”
“這個老奴也問了,聽說孟尹因為官的緣故,早些曾有人覷著孟尹上朝前,偷偷換過他的奏摺,孟尹後來便在書房裡準備了這些,因孟尹的書房平素就是張夫人也不會輕易踏入的,外人也分不清楚裡面究竟哪些有毒,哪些無毒,所以更換孟尹奏章之事便再未發生過。”霍蔚道,“這件事情滿朝文武裡大半都知曉,也就坊間不知,那刺客卻是湊巧趕上了。”
這麼說來,那個刺客應該不是朝臣或者齊王派去的了?
元秀有些好笑,這孟光儀也當真夠狠的,雖然準備有毒奏章混淆與威懾的是他自己,但孟光儀又不是燕寄北、燕九懷這等武藝高深、內力雄厚之人,他若是一個記差了或者失手拿錯,說不定反而害死了自己。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若是沒有這樣的狠心,也不會讓憲宗與豐淳都為他感到頭疼,並在京兆尹的位置上一坐多年了。
“這麼說來鄭美人與刺客也未必有關係了,鄭美人之父任職兵部,也有從三品之位。”元秀緊接著加上了一句。
見元秀這麼說,霍蔚自然不會不識趣的繼續說著鄭美人,只是道:“阿家說的是。”他想了一想,道,“京兆府的人說那刺客武功極高,否則也不至於中了常人觸之則死的劇毒後還能夠逃遠,因此在次日還按著孟尹從前的叮囑,將解藥裡的幾道藥材盡都封禁了,這段時間,京兆府對永安、清明兩渠盯得很緊,又將城中除了三內與望族府邸之外的水井全部登記造冊,早晚各遣人探視一回,就是城裡各處浮土,都全部扒開了看過,並不見有屍體,據京兆府認為此人恐怕尚在人世,只是尋不到人,一時間也沒有線索,孟尹如今極為惱怒,聽說這幾日甚至動了進入各家後院搜查的念頭!”
元秀不覺笑了:“這些人家怎麼會同意?”
世家望族的面子且不去說,若是沒找到,他們沒什麼好處,若是找到就是找出來不是那刺客,累世望族,誰家沒點兒後院的陰私?就為了孟光儀受了一劍,就要全部敞開了門讓他搜查,換作了元秀也不會同意。
不過這樣的高手,不可能是尋常勢力所能擁有,說他是刺客,也沒有殺孟光儀的意思,究竟是誰呢?
霍蔚已經排除了朝中眾臣與齊王,元秀也不認為齊王有那個能耐指使這樣的高手,何況齊王一脈若是有這樣的高手,恐怕早就救了任秋,把孟光儀幹掉了。
豐淳沒有這個必要——他沒有借孟光儀之事對付齊王、或者是借任秋之事追究到瓊王身上,顯然孟光儀之事不是豐淳乾的。而且照霍蔚強調的刺客的身後,就是豐淳身邊的暗衛,也不會如此輕易的犧牲掉。
長安能夠派出無聲潛入京兆府這樣身手的人的勢力,無非探丸郎、杜青棠、豐淳以及其他望族。
單是會中了孟光儀之計這一點,粗看似乎只有探丸郎,但探丸郎裡的那位高手,那天正與杜拂日在高冠瀑布前鬥得死去活來。
那麼難道是藩鎮嗎?但任秋案又和藩鎮有什麼關係呢?
這件早已塵埃落定,只等秋後問斬便徹底結束的案子,背後又還藏著什麼樣的秘密?
元秀皺著眉頭想了一想,她忽然想到,京兆府推斷刺客武功高強,是因為他潛入孟光儀書房毫無聲息,甚至連書房外咫尺處的侍衛都沒有察覺,況且刺客離開也沒有驚動任何人這麼說來,真正見到那位刺客的,只有孟光儀自己——所謂刺客中毒,也是孟光儀所言,甚至還大動干戈的封城搜查,還禁了藥鋪的藥材
如此聲勢,任誰都會信了。
可是假若這些都是孟光儀片面之言呢?他捏造出一個武功高明的刺客來,又加入了中毒、追查、線索這些,究竟有什麼目的?
孟光儀遇刺之事是驚動了宮中的,這麼說來,豐淳也應該是知情者,又或者,孟光儀這麼做,根本就是豐淳授意的?
元秀沉吟著:“霍蔚,本宮若想悄悄去看一看任秋,不知道可有辦法?”
事情既然由任秋案起,看來若想知道真相,還是要重新接觸一下此案,元秀心裡嘆了口氣,她當初帶著薛氏出宮避暑,還以為已經脫了身,卻不想還是沒能完全的躲開。
今天泡貼吧時發現有MM推皇家童養媳,表示很感動。
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