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 (第4/4頁)
水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是甲午戰爭後期,二是日俄戰爭時期,再就是“九一八”事變之後。戰亂加天災,越發民不聊生,用筆者採訪時有的老人的話講,是“遍地‘起鬍子’”。
後面將會詳述的日寇的“治安第一主義”,事變不久就提出來了。雖然日寇不斷增兵,可偌大個東北,十來萬關東軍,就是都撒下去又哪到哪呀?況且城市和鐵路也不斷受到襲擊,兵力就更顯不足。日寇鐵蹄還未踏到的縣份,縣長和一班官員,有的辭職回家,有的逃難進關,有的就像錦西縣長張國棟那樣,準備迎接侵略者了,那地面會成了什麼樣兒?即便被日軍佔據的縣份,也大都佔個縣城,城外就是各色武裝的天下,少量日軍輕易不敢出城。
奉系軍閥對共產黨人的鎮壓,難以與其他軍閥比較出個誰輕誰重來。東北人民沒有1925年至1927年大革命的經歷,東北黨組織力量比較弱小,則是確定無疑的。但是,“九一八”事變後的客觀形勢,廣大農村的權力真空,給共產黨人提供了發展壯大的機會,在那廣闊天地間大有作為了。
“九一八”事變前,共產黨在東北沒有一兵一卒,滿洲省委的工作主要面向城市。羅登賢主持省委工作後,很快開始了兩個轉變:將工作重點由城市轉向農村,將反對國民黨、奉系軍閥的反動統治,轉向對日寇的武裝抗戰。
羅登賢開始調兵遣將。
第一個被調動的是大連市委書記童長榮,讓他去東滿(大體為今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所轄地區)任特委書記。那裡的黨組織正在組織武裝暴動,急需一員干將去那裡掌舵。
羅登賢說:長榮同志,為了反日救國,你可以做任何事情。
之後,滿洲省委派往各地的每個同志,羅登賢都要與之談話。而這時是11月間,江橋抗戰硝煙正濃,張應龍還未被捕叛變,羅登賢的身份還是中央巡視員。像本書將陸續寫到的許多在東北抗戰初期就犧牲的烈士一樣,羅登賢給我們留下的資料很少,難以知曉他和童長榮以及後來的同志還都具體談了些什麼。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