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網找工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易,或是進入九州沿海地段的莊園進行秘密貿易——這裡,大宰府的官吏無權進入。
這些莊園是皇室宗親、公卿權貴在全國各地擁有的私田,得名來源於莊園主會在私田裡建立名為“莊”的倉庫建築,成為代表莊園主對所轄私田的權力,稱為“莊園”。莊園擁有特權,不向國家納稅,並且朝廷官吏不得干涉莊園的內部事務,即所謂的“不輸不入”。後來莊園增多影響到國稅收入,迫使天皇朝廷頒佈詔令限制莊園,但詔令如同一紙空文,上皇、天皇、攝政關白都在大肆修建莊園,卻要別人限制莊園,說話未免不硬氣。
由於莊園的存在,由於各地貴族貪慕海貿的利益,因此,民間貿易便在這種禁而不止的狀態下悄然的熱鬧起來。
南廷立朝後,名可秀即籌謀著擴大海外貿易,以商貿滲透倭國,衛希顏想的是佔有制海權,二人所想雖有差異,但謀求的結果卻是一致,經一番策劃後,便著手施行對日、對高麗的“文明”戰略,擴大海貿就是實現這個戰略的重要一環——日本的限海令顯然不利於這個戰略的施行,於是,讓日本人心甘情願開啟國門就成了首要之務。
建炎二年春夏之交,泰昌商會的十幾艘商船從華亭出發,由早年在日本貿易多次的會首李允親任綱首,率領船隊開進九州博多東北的志賀町,好巧不巧地停泊在新近崛起的關西武士團首領——平氏族長平忠盛為“領家”的寄進地系莊園領界內。
日本的莊園分為“自墾地系莊園”和“寄進地系莊園”,前者是完全屬於自己的莊園,而“寄進地系莊園”屬於領主的投獻——莊園的實際領主叫“莊司”,為了保障自身的產權,要向權門(皇族、上層貴族或大寺社)寄進一部分土地的收益以尋求庇護,這些權門就成了莊園名義上的主人,叫做“本所”或“領家”,他們為了管理莊園,會派遣代理人監視督導“莊司”,這些代理人就是“預所”,同樣是莊園名義上的領主。
平氏預所對“飄流”過來的宋船當然十分歡迎,但十幾艘商船開進志賀莊園,很快驚動了大宰府,按例派人去檢查驗證,平氏預所理直氣壯,道:“舶船停在平氏莊園領界內,大宰府無權干預莊園內事,不得進入莊園領內檢查。”
大宰府官吏只得怏怏而去,立即遣人稟報攝政關白、太政大臣藤原忠通。
還未等藤原氏發作,平忠盛便向掌政的白河法皇呈上宋商進獻的禮物。
這位白河法皇也是位人物,他任天皇時利用關東、關西武士團抗衡攝關家的勢力,為了徹底擺脫攝關家的控制,白河天皇讓位給年僅八歲的兒子善任親王(即堀河天皇),在其居所白河院設立“院廳”,以“上皇”的身份繼續掌管朝政——院廳的官員稱為“院司”,多由上皇的親信擔任,院廳發出的文書稱為“院廳下文”,上皇的指令稱為“院宣”。
這種太上皇主政的模式,被稱為“院政”,白河上皇的舉措使天皇朝廷從“攝關時代”步入了“院政時代”。
沒想到,這位白河上皇設立院政後,便當了堀河天皇、鳥羽天皇和崇德天皇三代的“太上皇”,乾綱獨斷四十三年,自稱“治天之君”。因為崇信佛教,他退居上皇不久後就出家做了僧侶,因此又稱為“法皇”,而朝政仍然掌握在這位白河院太上法皇的手中。
名可秀早就命人蒐集這位白河法皇的喜好習慣,李允這次進獻的禮物便是投其所好——十部金箔雕刻的淨土宗佛經、一件金縷雲錦袈裟。
這件金縷袈裟尤為珍罕,李允跟隨平忠盛入宮獻禮時驕傲地介紹說,這是我大宋緙絲名家朱克柔的繡作,當世譽稱“朱緙”,在大宋也是罕有的珍品,緙絲用的金絲是九九的赤金抽絲。袈裟上金色的梵文若隱若現,金線絲縷勻稱,梵文立體顯耀,仿似雕刻鑲嵌的一般。
白河法皇愛不釋手,對宋商誠心獻寶很是滿意,對平忠盛的忠誠也很滿意,之後,“院廳下文”,允許九州國司擁有對宋商船的貿易權。
日本所謂的“國”相當於中國的郡,一國的最高長官是守、次官為介,攝關家藤原氏持政時期,地方上大半官職都落入藤原家,白河皇為削弱攝關家勢力,便推行“知行國”制度——朝廷在一定時期內將一國的行政權交給親信的皇族、大貴族和武士首領,並將這些屬國的租稅封賞給他們。這些大貴族和武士首領便派兒子、親戚或重要家臣前往封國擔任“國司”,與攝關家任命的地方長官分庭抗禮。
九州島上共有九個屬國,其中五國實行了知行國制度,包括博多所在的筑前國,筑前國司正是平忠盛的弟弟平貞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