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網找工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用拔擢、復官、薦舉和召赴四措並舉的方式,一是拔擢地方上有清望或政績的官員,如趙鼎、範衝、陳公輔等人;二是從致仕和落職官員中選拔有才能的復任為官,如胡安國、李邴等人;三是破格任用在朝官員薦舉的才學之士,如宋藻、陸宸等人;四是召赴因各種原由以前沒有出仕的名士,如朱敦儒、譙定、陳旉等人,這種破格拔擢和大刀闊斧任用官員的做法,為建炎朝迅速籠絡了一批有名望和有才幹的官員,很快就站穩了腳跟,於建炎二年,朝廷重開科舉,而破格拔擢起來的禮部侍郎宋藻在丁起的支援下,首開制舉。
制舉是科舉中的“特科”,經禮部改革後,也成為貢舉科目,即“常科”,因為包括農科、工科、商科、天文科、醫藥科等等,是士人眼中的“方技類”,遂被很多朝官稱為“方技科”,同進士科、明法科一樣,榜分五甲,第一甲賜“進士及第”,第二甲“同進士及第”,第三、第四甲“進士出身”,第五甲“同進士出身”,在沒有正式任職官前,這些進士都授予寄祿官——
一甲前三名,狀元授承事郎(寄祿官二十八階,正八品),榜眼儒林郎(寄祿官三十二階,從九品),探花文林郎(寄祿官三十三階,從九品);二甲所有進士授修奉郎(寄祿官三十五階,從九品),三甲、四甲、五甲的進士都授迪功郎(寄祿官三十七階,從九品)。
諸進士按祿官階領取俸祿,在見習期滿後,再按寄祿官的品級授任同品級的職事官,如果三年後還沒有能力授實職或是沒有缺可任,則降祿階到迪功郎為止,並保留出身。
這個“出身”是指進士出身,對讀書人來說很重要,只有“士”才有資格做官,朝廷透過徵辟來任命官員,只有具有士的資格才有被徵辟的機會——進士之所以叫進士,就是“進身為士,獲得徵辟”的意思。當然,不是說只有成為進士才能為官,但還有個“士官”和“流官”的區別,後世說的“科班出身”和“非科班出身”,大概就是來源於此,科班出身的是進士,進士出身的官員可以越級轉官,而非進士出身的官員則需逐級轉官,大宋歷代宰相和副宰相的任職中,有九成是進士出身,而翰林學士這類清要官員,則規定必須是進士出身。
翰林的原義是文翰薈萃之所,直到唐德宗時,才將翰林和學士連在一起,成為皇帝的親近顧問兼秘書官,宋代也有翰林學士院,掌諮政和制誥,經過建炎朝的科舉改革,翰林成了貢舉進士的稱呼,這個貢舉常科叫做“國學科”,設有經史、詞賦書畫、格物、醫學等科目,只取兩甲,即進士及第和同進士及第,中進士後即進入翰林院——翰林經史院、翰林文學院、翰林格物院、翰林醫學院……
這些翰林院不同於翰林學士院,沒有諮政議政的職能,而是回覆了翰林的本義——學苑之所。事實上,“翰林學士院”在建炎六年時去掉了“翰林”二字,易名為“學士院”,以與“翰林院”區別。
漸漸地,“翰林”成了有學問的大學者稱呼,雖為官身,卻與政治朝堂脫了鉤,從它的全稱——“翰林供奉”這個官職名來看,有著深刻的內涵,昭示著國家對學者的尊崇、奉養。
“國家崇士,更要崇士之學者。”名可秀說起開立國學科的主張時,對丁起、趙鼎和宋藻道,“昔年王荊公罷帖經、墨義,由主要以詩賦取士,變為主要以經義、論、策取士,這是選拔經世致用的官員,故而科考者不需要死記硬誦,卻必須讀懂經史,這是為官處政的需要,亦是修身修德之要;但是,詩賦明經之學亦不可罷,國家需要經世致用的人才,更需要如尹焞、邵伯溫這樣的專研學問之士,他們是真正的學者,是智慧文明的傳承和發揚光輝者……”
她引用《論語》道:“孔子的弟子子夏說,‘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意即學有餘力就去做官,這是響應孔子的‘學而時習之’,出仕是‘時習之’的途徑,因為從政可以更好地修身,亦可以更好地推行仁道。
“至今世時,真宗為昌科舉,詔文曰‘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讀書讀得好,就有華屋有黃金,有美人有車馬,於是天下讀書人以科舉進士為榮,‘學而優則仕’竟成了讀書人的功利之行,與先賢治學的主張相去何等遠矣!
“這種風氣,貽害甚大。國家以利安民,卻不可以利治天下。以利治天下者,或可昌盛一時,然人皆言利,則道之不存,文明宛若浮於沙表,踏之則陷沉。……昔年,真宗以勸學一文引得天下讀書人爭赴科舉,而今朝廷開設國學科取士,彰之以榮耀,奉之以祿格,此謂之‘以道治天下,卻不以清貧治道’,方可鼓勵天下讀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