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網找工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安時代的貴族有“美少男癖”和“風流”之好,鳥羽上皇的宮裡就養著幾位貎美的男寵,許多公卿家裡也養著美少年,曾有一位公卿詠和歌道“少年如櫻花,豔麗又純潔”,喜愛美少男成了一種風尚。
殿上許多公卿豁然點頭:或許這位上國國師也有“風流”之好呀。
衛氏國師是女子,“風流”之好當然是女色,難怪那些美少年都被退了回去,就連平安京的第一美男子源氏卿都打動不了衛氏國師呀。
中納言藤原賴長的臉龐流露出恍然醒悟之色,道:“衛氏國師和她的徒弟葉氏真人出入相隨,形影不離,……葉氏真人顏如冰雪,看來衛氏國師好女色多過男色。”
上皇想起宮中的幾位美少男,將心比心、以己推人,欣然笑道:“如此,就由宮內省從宮中女官、侍女中選幾名貎妍者,送去使館侍奉衛氏國師。”
宮內卿拜禮領了院宣。
朝議到最後,鳥羽上皇嚴肅道:“無論如何,不能惹惱了這位國師,她想觀光就觀光,想逛何處就去何處,兵衛府要管好街坊治安,小偷乞丐之類都要清掉,不能讓上國國師受了驚擾。——治部省嚮導是最接近衛氏國師之人,務必要恭敬地侍候,周到妥貼,一應要求只要逾越,都要儘量滿足,務必讓衛氏國師賓至如歸,感受到本朝的誠意。”
殿上公卿大臣拜禮稱是。
***
鴻臚寺的大宋使館內,衛希顏正把玩著鐫刻有皇室菊紋的備前貢御刀,並不知道日本國的君臣正在殿上議她的“風流”之好,打算送美女討好她,甚至有公卿大臣也在盤算著將家中美貌女兒送到使館侍奉。
她隨手一刀刺出,這時的日本刀還是直刀,形制來源於大唐橫刀,除了刀尖斜削外,刀身並不彎,出刀是扎刺而不是劈。
葉清鴻跽坐榻榻米上的身姿不動,袖內一拳擊出,拳風和刀風相接,發出“噗”的一聲悶響,周邊物什紋絲未動。
衛希顏清笑一聲,“不錯,有進步。”
說著將刀插回黃金裹頭的刀鞘內,道:“倭刀比起大宋制式軍刀,鋒利佔優一分,但韌性不及,碰上厚背大刀,對劈便折了。若論鋒利和韌性二者兼具,倭刀比不上達馬斯谷刀,更比不上中原兵器世家所造之劍。不過,這些兵器世家造一劍少則三五年,多則十年,賣出一口劍便能抵一年活,走的是價不是量。”
她敲了敲那柄御刀的刀鞘,“像備前國上貢的這種御製倭刀,十年才成一刀,比御刀次一等的倭刀,也得三五年才能造出,費時費力費錢,無法普遍裝備。你看倭國的武士,不是人人都有一把正經鍛出來的倭刀,多數是一年制的次品。
“我大宋兵員四十餘萬,是倭國兵員的十幾倍,軍中需要的是價格不貴的制式刀,否則便如大唐的橫刀般,因無法長期大量的鍛造供應而不得不棄用。”
“達馬斯谷刀如何?”葉清鴻知道軍器監正在仿造這種刀,當年出使海外的大宋使團從大食國帶回來了十幾名鍛刀工匠,已經造出了幾批刀劍供給軍中。
衛希顏道:“達馬斯谷刀的鋒利和韌性取決於它的材料和鑄造技術。最好的烏茲鋼在天竺,這幾年我們透過商會加大了對天竺鐵礦的購買,但天竺大陸內亂不休,影響了採礦,量跟不上去。軍中多數刀劍只能摻一部分烏茲鋼錠,完全的烏茲鋼刀劍只能供給將官和特戰士營使用——仍是昂貴品呀。”
衛希顏的佩劍就是用天竺烏茲鋼錠為材料,採用達馬斯谷刀的冷鍛技術造出的雪花紋劍,劍身精緻優雅,遂以西周鍛造的名劍“承影”為名——主造這柄劍的大食工匠引以為榮,給自己取了個漢名叫周承影,意思是能造出漢人古周名劍承影的鑄劍師。
“最重要的還是鍛造技術。中國的百鍊鋼技藝傳到倭國,使倭人的鍛造技術得到大發展,造就了鋒利的倭刀,而中原的百鍊鋼技術卻萎縮了,成了刀劍世家的秘技。朝廷製造刀劍以鑄造為主,後來發明的灌鋼法也因熟練的鍛工缺乏而重灌輕鍛,成為冶鐵技術的硬傷。倭國人透過中原的百鍊鋼技術造出倭刀,並進一步發展了他們的鍛造和焊接工藝,而中原王朝卻走入了重鑄輕鍛的誤區……”她揚眉一笑,“幸而,這個歧路已經糾正了。況且,我們已經煉出了焦炭……”
大宋的冶鐵坊很早就開始使用煤炭鍊鐵,但有經驗的冶鐵工匠都知道,用煤鍊鐵不好。因為煤中含硫太多,世界上最早用煤鍊鐵的羅馬人就沒有推廣這種技術。歐洲人在十七世紀初開始嘗試用煤鍊鐵,但一直沒有推廣,尤其優質鐵堅持用木炭煉製。直到十八世紀初能夠大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