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網找工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兩人相視一笑,相偕掠下頂臺,先後去淨房浴罷,回寢解衣上榻。
“希顏……”
名可秀眸內漾情,溫柔覆上她身子,唇吻由淺入深。
衛希顏唇間逸出淺淺呻吟,濃密眼睫掩下的優美弧度微微輕顫,細密的喘息漸起。
良久,一道令人心顫耳赤的長吟竄出,她上身陡然挺起,如雪指尖攥入名可秀烏柔發內;跟著,身子又仰了回去,清透如雪的容顏已被紅暈盡染,眉間春意濃郁似欲滴落。
名可秀半支肘柔柔看著她,又輕輕伏下去,紅唇輕吻她的額,她的眉,她的眼,她的鼻,她的頰……眷戀地用唇勾勒著心愛之人的無雙顏色。
“希顏……”
“嗯?”衛希顏的聲音彷彿喝了燒春酒般低醇,還帶著兩分未消去的春意。
名可秀的眸子深情,淺淺吻上她唇,低聲呢喃:“我愛你。”希顏,我愛你。
“嗯,我亦是。”衛希顏仍然閉著眸,順口接道。
名可秀拍她一下,挑眉,“你亦是?”
衛希顏唇角一彎,趕緊睜開眼眸,正正經經道:“可秀,我愛你!”
名可秀白眼,說情話要這麼端著臉?伸指掐她肩,“沒誠意。”
衛希顏終於忍不住笑,直笑得胸前白玉如巒起伏,看得名可秀眼波又有盪漾,纖纖手指戳了上去。
衛希顏笑音嘎然而止。
她將那隻手按住,一臉很大方的表情,“可秀,我的人,我的心,我的身,都是你的,你覺得哪塊最有誠意,儘管割去罷。”
愣了下後,名可秀撲聲笑倒。
作者有話要說:薔薇露,在宋朝也是一種名酒。
關於花露的薔薇露(又叫薔薇水),宋朝是由大食商人傳入,產地應該是西亞、中亞,但西域的絲綢商路被西夏斷了,是透過海路而來。
來自異域的“薔薇水”或“薔薇露”,實際上應該是指經典的玫瑰香水。
至於現在流行的“香水”這個稱呼不知從何時起,似乎最早是從佛經中來的。明清時期也偶有說“香水”,不過,還是更習慣按以前朝代流傳下來的稱呼叫“花露”。
其實某覺得,這花露比香水來得詩意,而且很真實地體現了它的最初製造方式:把鮮花放在銅鍋壺中進行蒸餾,花瓣中的香精被蒸發出來,混入蒸餾出的水汽中,帶有香氣的蒸汽重新凝結成液——花中之露,多麼滴的形象。說香水,就好像俗了。
唐宋時,蒸餾花露還是很並不普遍。到了明清時期,就變得相當的普遍,而且流行富貴人家自己蒸制。《養小錄》中說得很明確,蒸花露的工具,是仿照造燒酒的工具而成,只是尺寸縮小而已;燒酒恰恰採用蒸餾工藝——“入甑蒸,令氣上,用器承取滴露”(李時珍)
但這種製造花露的蒸餾工藝總體來說,沒有太多複雜的加工過程,富貴家自制,只要有爐灶、一口大蒸鍋、一隻南方用的木或砂飯甑,以及竹筒若干,大概就可制一把。
但是,如此簡單的蒸餾處理,在對花中香精的提取上,在所得香液的精純度上,就大有欠缺。比不上大食來的薔薇水,也比不上清朝時歐洲舶來的各種花露。
或許因為質量上不去,花露沒有形成一種產業,只是一種稀少的商品,商家做花露鋪子的也不多,投入產出很難成正比。
習慣上,富貴人家還是講究自制花露,估計也只有富貴人家才搗騰得起;然而單戶能做出的花露量不可能太大,用起來卻要幾勺、幾勺的使(沒法子,香不濃郁呀),量少難得,或許這就是花露(香水)沒在中國古代真正流行起來的原因。
說起花露,中國的古人還是蠻有創造性的,不但將香水變成了清涼飲料;另外還可以加入酒中,做成花露酒;或者做為調味品,在製作味汁、甜品時使用。更有強人太有想象力了,用來拌飯吃。比如清代的李漁老兄就是。
這位仁兄在《閒情偶寄》中寫道:“宴客者有時用飯,必較家常所食者稍精。精用何法?曰:使之有香而已矣。預設花露一盞,飯之初熟而澆之,澆過稍閉,拌勻而後入碗。……露以薔薇、香椽、桂花三種為上,勿用玫瑰,以玫瑰之香,食者易辨。薔薇、香椽、桂花三種,與谷性之香者相若,使人難辨,故用之”。
就是說:當米飯剛熟的時候,用薔薇、香櫞或者桂花的花露澆到飯上,蓋上鍋蓋悶一會,然後拌勻,盛碗,效果是普通米飯帶有了異樣的香氣,宴客時讓客人驚奇不已,倍有面子。
他又說“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