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對60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中國青年報》教科版編輯感覺這個話題捕捉得很有代表性,既敏感,又尖銳。因此在全國範圍內發起了主題為“學生欠管教嗎”的大討論。編者按說:“近年來,我國教育界普遍倡導激勵教育、賞識教育,強調家長、老師都要以平等的姿態和孩子對話,尊重孩子,給孩子創造一種寬鬆自由的氣氛。但是,激勵和賞識是否就意味著不能批評?尤其是現在我國孩子中多是獨生子女。一棵小樹要長成棟樑之材,中間少不了剪枝,更何況人的成長。”
而這位教師在致當地媒體的信中說:“最近報道的我市某中學學生聯合炒掉班主任的事讓人深思。學生為何要炒老師?是老師犯了錯誤嗎?是老師不能勝任嗎?讀完報道才知道不是這樣,是因為班主任不讓學生談戀愛、穿出格的時裝。全班只有三名同學沒有聯名行動。再聯絡到前不久某校上初中的幾個女孩離家出走、某學生將批評他的老師打倒的事……我們不禁要問,現在的學生怎麼了?”
以下本文為這次專題討論發表的第一稿。
這位青島教師所說的學生的種種問題,概括起來就是不服管教,所以他(或她)主張更要對學生嚴加管教。這樣“硬碰硬”的結果會是怎樣的呢?只能越發將問題激化,這不是教育的根本良方。“管教”是什麼意思?從廣義上說,管教可以是教育的通俗化說法;狹義上呢,正如這位教師的主張,無非就是懲罰和訓誡。孩子離家出走,學生頂撞老師,孩子心理不甚健康,學生思想存在問題,這些當然都是教育的失敗。我們首先應該反思問題的癥結所在,而不是衝動或盛怒之下就要對學生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