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訪不如上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證發作前一如常人。
【辨證論治】
一、辨證要點
1。辨病因
厥證的發生常有明顯的病因可尋。如氣厥虛證,多發生於體質素虛,且有過度疲勞、睡眠不足、飢餓受寒、突受驚恐等誘因;血厥虛證,常繼發於大出血之證;氣厥、血厥實證,多發生於形壯體實者,而發作多與急躁惱怒、情志過極密切相關;痰厥好發於恣食肥甘、體豐溼盛之人。
2。辨虛實
此為厥證辨證之關鍵所在。實證者表現為突然昏僕,面紅氣粗,聲高息促,口噤握拳,或夾痰涎壅盛,舌紅苔黃膩,脈洪大有力。虛證者表現眩暈昏厥,面色蒼白,聲低息微,口開手撒,或汗出肢冷,舌胖或淡,脈細弱無力。
二、治療原則
厥證總由氣機逆亂,升降失常,陰陽之氣不相順接而致,故發作時的治療原則是回厥醒神,醒後則需辨證論治,調治氣血。氣厥實證順氣開鬱,氣厥虛證補氣回陽;血厥實證活血順氣,血厥虛證補養氣血;痰厥行氣豁痰;食厥和中消導。
三、證治分類
(一)氣厥
1。實證
症狀:多因情志異常、精神刺激而發作,突然昏倒,不知人事,或四肢厥冷,呼吸氣粗,口噤握拳,舌苔薄白,脈伏或沉弦。
證機概要:肝鬱不舒,氣機上逆,壅阻心胸,內閉神機。
治法:順氣降逆開鬱。
代表方:五磨飲子加減。必要時可先鼻飼蘇合香丸宣鬱理氣,開閉醒神。
常用藥:沉香、烏藥降氣調肝;檳榔、枳實、木香行氣破滯;檀香、丁香、藿香理氣寬胸。
若肝陽偏亢,頭暈而痛,面赤躁擾者,可加鉤藤、石決明、磁石等平肝潛陽;若兼有痰熱,症見喉中痰鳴,痰壅氣塞者,可加膽南星、貝母、橘紅、竹瀝等滌痰清熱;若醒後哭笑無常,睡眠不寧者,可加茯神、遠志、酸棗仁等安神寧志。
2。虛證
症狀:眩暈昏僕,面色蒼白,呼吸微弱,汗出肢冷,舌淡,脈沉細微。患者多素體虛弱,因陡受驚恐或過度勞倦、飢餓受寒而誘發。
證機概要:元氣素虛,清陽不升,神明失養。
治法:補氣回陽。
代表方:生脈飲、參附湯、四味回陽飲。三方均能補益正氣,生脈飲重在益氣生津,參附湯及四味回陽飲重在益氣固陽。
常用藥:臨床可先急用生脈注射液或參附註射液靜脈推注或滴注,補氣攝津醒神。甦醒後可用四味回陽飲加味補氣溫陽,藥用人參大補元氣,附子、炮姜溫裡回陽,甘草調中緩急。
汗出多者,加黃芪、白朮、煅龍骨、煅牡蠣,加強益氣功效,更能固澀止汗;心悸不寧者,加遠志、柏子仁、酸棗仁等養心安神;納谷不香,食慾不振者,加白朮、茯苓、陳皮健脾和胃。
(二)血厥
1。實證
症狀:多因急躁惱怒而發,突然昏倒,不知人事,牙關緊閉,面赤唇紫,舌暗紅,脈弦有力。
證機概要:怒而氣上,血隨氣升,菀阻清竅。
治法:平肝息風,理氣通瘀。
代表方:羚角鉤藤湯或通瘀煎加減。前方以平肝潛陽息風為主,適用於肝陽上亢之肝厥、頭痛、眩暈。後方活血順氣,適用於氣滯血瘀,經脈不利之血逆、血厥等症。常用藥:羚羊角粉(可先吞服)清心肝,息風潛陽;鉤藤、桑葉、菊花、澤瀉、生石決明平肝息風;烏藥、青皮、香附、當歸理氣通瘀。
若急躁易怒,肝熱甚者,加菊花、丹皮、龍膽草清洩肝火;若兼見陰虛不足,眩暈頭痛者,加生地、枸杞、珍珠母以育陰潛陽。
2。虛證
症狀:常因失血過多,突然昏厥,面色蒼白,口唇無華,四肢震顫,自汗肢冷,目陷口張,呼吸微弱,舌質淡,脈芤或細數無力。
證機概要:血出過多,氣隨血脫,神明失養。
治法:補養氣血。
代表方:急用獨參湯灌服,繼服人參養榮湯。前方益氣固脫,後方補益氣血。
常用藥:獨參湯即重用一味人參,大補元氣,所謂“有形之血不能速生,無形之氣所當急固”。緩解後用人參養榮湯補養氣血,藥用人參、黃芪益氣,當歸、熟地養血,白芍、五味子斂陰,白朮、茯苓、遠志、甘草健脾安神,肉桂溫養氣血,生薑、大棗和中補益,陳皮行氣。
若自汗膚冷,呼吸微弱者,加附子、乾薑溫陽;若口乾少津者,加麥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