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圖製造恐慌,那也應該是除掉何賽姣這樣兇悍的龐然大物比較能達到震懾人心的效果。殺害善良無辜的王月華,只能引起人們的憤怒,並且會把憤怒轉化為革命的動力,那豈不是起到了相反的效果嗎?
其中一個傢伙甚至暗示,王月華的死有可能是何賽姣所為。
“你這麼說,有什麼根據嗎?”洪建陽問道。
他指手畫腳道:“當然有!‘母夜叉’遇襲後有一陣子十分風光,成天受人邀請講述光榮經歷,人們甚至忘了她是那樣一個討嫌的傢伙。可是大家的興趣很快就消退了,便不再理睬她了,而且又像過去一樣嫌惡她,對她不屑一顧。這個落差讓她受不了,於是她就去製造事端。”
“她製造這樣一個事端,如何能夠達到提震士氣的目的呢?”另一位民警有點好笑地問道。
那傢伙振振有詞道:“她先把人給砸了,再去救人,這豈不是又可以風光一陣了嗎?而且說不定比上次還要風光,畢竟是救人嘛。”
洪建陽指出,“據瞭解,何賽姣與王月華關係不錯,她似乎不大可能會去傷害王月華。”
那傢伙解釋說:“正因為關係不錯,所以才可以輕易把王月華哄騙到廁所實施她的罪惡陰謀!”
“那把人弄死,豈不是達不到目的嗎?”
那傢伙想都沒想地辯解說:“因為何賽姣是個笨蛋,根本把握不了下手的分寸,以為人人都像她那樣皮粗肉厚很經打,所以導致了那樣的結局。救人就不用說了,當英雄就更不用想了,便溜之大吉了!所以她就是殺人兇手!”
那傢伙還得意洋洋地引用毛主席語錄說,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別看何賽嬌平日凶神惡煞似的,其實不過是紙老虎。他建議說,只要把她關起來嚴加審問,必定真相大白。
他們的手臂上也都沒有任何搏鬥創傷,指關節處也沒有擊打造成的挫傷。
專案組認為,這八位與何賽姣仇深似海的男人,每個都具有對她行兇的動機,而且多數都拿不出不在場證明。此外,他們每個人身高都在一米七零以上,身體也都比較結實,完全可以跟何賽姣一搏,與兇手的外形特徵相符。雖說手臂上都沒有疤痕,但因為已經時隔好幾個月了,即使有疤痕,恐怕也已經癒合、消失了。
但是這些人不大象是反社會分子。他們之所以痛恨何賽姣,除了她的模樣不招人喜愛之外,主要可能是因為她出格的行事風格。她對他們中的一些人所幹的那些事,確實令人不敢恭維。他們除了對何賽嬌之外,在其他事情上並沒有什麼極端的言論或行為,最近一段時間也沒有任何異常舉止或詭異行為。此外,他們對王月華之死所流露出的痛惜,也不象是裝出來的。
專案組認為,沒有足夠的證據把他們列為重點懷疑物件。
不過,對於溫國慶的證詞,專案組認為必須深究,因為它可能提供關於兇手的線索。
至於何賽嬌這個人,專案組認為她先天的不足(她的相貌),加上後天的不幸(家境貧寒,受教育程度低,父母教育子女的方式可能比較粗暴簡單),造成她行為乖戾、粗魯,惹人厭煩,沒多少人願意與她來往。她不斷地惹事生非、小題大做、添油加醋,顯示出了強烈的表現欲,目的是想引起別人的關注,增強自己的自尊。但她沒想到這樣做實際上是適得其反,只能更加令人反感。而人們越是反感,她似乎越是來勁兒,表現出某種程度的人格紊亂。
不過,從她對王月華,還有她自己的丈夫這類弱小人群的保護心態來看,她的本性是善良。只不過這種善良被她眾多的乖戾行為給掩蓋了。
關於她可能是殺害王月華的兇手的說法,專案組的結論是:純屬無稽之談。
第二十章 吳遠哲與他的弗洛伊德
更新時間2012…12…21 9:34:23 字數:2758
其它幾個訪查小組也在全廠範圍對知情人、潛在的嫌疑人進行走訪排查。我老爸當然也逃脫不了被盤問的命運。
他是在宿舍接受詢問的,打一開始就沒給訪查組成員留下好印象。
詢問他的,是第三訪查組。當這組人馬進門時,他正坐在桌子前看弗洛伊德的《性*學三論》,試圖從中獲取兇手的犯罪心理線索。
他本當起身讓座。可他沒有,只哼了一聲算是打招呼,便繼續背對著民警看他的書,一幅不食人間煙火的架勢。
陪同的保衛處幹事李斌知道他的德性,倒沒覺得怎麼樣,可專案組的人看著氣就不順暢了。
李斌道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