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不字。
皇上三宮六院,嬪妃數百人,真要個個都網開一面,那臣子們才是要翻天了。
逼到這種地步,幾乎算是白刃相見的時候了,謝應臺也沒什麼好說的,所有的倚仗都已被一一破除,謝家今日定難善了。他現在也只能盡力去撲咬對手,最後盡一把力了。
“英王爺說得這樣大義凜然,那你有辦法解決西胡危局嗎?”
程嶽冷冷看他一眼,正一正衣襟,轉身面對永泰帝,朗聲道,“陛下,自臣家接受封爵以來,並無封地。唯有一個上溪村,也只是免除了村民的稅賦而已。故臣特請旨,將平涼府劃為英王府的封地,由臣攜妻兒前去鎮守!”
他,他居然公然討要起封地?
群臣錯愕,謝應臺更是怪叫起來,“英王啊英王,老夫從前看你還算一個青年才俊,如今你卻是想拿封地要脅陛下,才肯去西胡平亂嗎?”
永泰帝有一瞬間,也是這麼想的。
畢竟程嶽兩年前那一仗,確實打得漂亮。
聽說至今在西胡,都有人拿他的名字止小兒哭啼。
可是很快,皇上就覺得不對勁了。
平涼府,這名兒挺熟。可他怎麼想不起來,這地方在哪兒了?
首輔王惲大人站了出來,卻是給程嶽鄭重行了一禮,“英王高義。臣,附議!”
這,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群臣譁然,倒是殿上一個掌史書,管記錄的官員,忽地想了起來。
“平涼府,那不是前朝時曾設過的郡縣麼?地方還在三川口外,如今是被西胡控制嗎?。英王您,您竟是討要那裡?”
群臣驚了。
程嶽是要討要一塊並不在大梁版圖上的地方做封地?
永泰帝終於想起來了。
之前,在平定西胡戰亂之後,戚昭義戚老都督曾入宮,與他有過一次長談。
當時,戚老都督就提到這個平涼府,說它雖然偏遠貧瘠,但軍事地位極其重要。前朝就曾設定平涼府,用以轄制西胡和周邊諸國。
可惜當年大梁太祖打天下時,實在是分不出精力去處理這個偏遠的州府,所以在大梁建國的版圖上,就沒有了平涼府。
也正因為缺失了這一塊,所以三川口的壓力巨大,萬一攻破,西胡人就能穿越慶州,直奔京城。
戚老都督當時便提議,要是將來朝廷有了餘力,最好能把平涼府這個地方再奪回來,這才是解決京城長治久安的最大關鍵。
可現在,現在程嶽居然主動請求,要將平涼府設為英王府的封地?
第583章開疆
永泰帝再看向程嶽,目光無比複雜。
如果沒有昨天的那番談話,他可能還會多疑的認為,程嶽是想借此,帶領全家逃離大梁,自立為王。
但是,程嶽昨天已經清楚說了,他會把兩個大兒子過繼給兄嫂。
若只是他們小夫妻一家三口去到邊關,得多想不開,才會自立為王?
因為他這一走,等於平白留了兩把刀子在皇上手中。若皇上對他一旦有任何不滿,就能隨時拿英王府上下開刀。
再說還有金陵寧家,還有夏家,那都是上上下下下好幾百口子人呢。程嶽不是這樣的人,他狠不下這個心。
所以永泰帝心動了。
越琢磨,就越覺得程嶽這個建議極好。
趁著西胡挑起事端,果斷出擊,設立平涼府,一來解決京城安危,二來,這也開疆拓土的大事啊!
而這,幾乎是所有帝王的夢想。
若能把先祖未完的功業,在自己手上完成。等他死後,也就有臉去見列祖列宗,甚至名垂青史了吧?
皇上想得入神,卻被謝應臺誤會成不滿了。還以為自己終於抓到反擊的機會,出言譏諷。
“英王真是想得好啊,你帶著全家,和管皇上要來的錢糧重兵往西胡一躲,天高海闊,哪裡不能施展您英王的大才?到時三川口……”
“閉嘴!”
永泰帝怒了,親自出聲打斷了他。他正心思激盪的想著要給自己怎樣的謐號,才配得起他這樣的千古明君,怎容人搗亂
“謝大人,朕看你是真的老糊塗了。謝家事涉謀反,雖只有謝耘一人伏法,但其餘人等,也難逃罪責。著,降宮中淑妃為才人,令其移居冷宮,閉門反省。謝大人,你年紀也不小了,朕顧念君臣一場的情份上,不殺你,只奪你及謝家所有子弟官職。家產充公,三代內不得科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