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可首輔王惲不同意,“皇上,後宮之事無論如何,都是皇上家事,並不涉及兩國政事。若因此就要去和談,倒似大梁理虧一般。陛下是想息事寧人,臣只怕那野利雲榮到時獅子大開口,索求無度,且也壞了規矩。”
這話說得朝臣紛紛點頭。
連一向溫和的兵部尚書劉大人都道,“之前西胡戰敗,想討要大梁淑女聯姻,皇上都沒同意。此時怎能為後宮嬪妃之死,就送出美女金銀?日後豈不讓番邦小國恥笑?”
姜尚書更是道,“說來是華妃放火,才害死了十四皇子和容貴妃,皇上沒找西胡索要奸細,看是否有人挑拔離間就算好的,憑什麼還要給他們求和?”
“說得對!”群臣紛紛附和,有些武將更是道,“他要戰,那便戰,誰還怕他不成?”
謝應臺急道,“你們倒是不怕死,可錢從哪裡來?幾年前一場大仗,至今國庫空虛。每回要用錢,姜尚書,你幾時痛快拔過一次?”
這話倒是把姜尚書給問住了。
朝中再沒人比他更清楚朝中的經濟狀況,大梁確實是打不起仗了。
眼看大家不作聲,謝應臺更加再接再厲,“況且眼下春耕在即,朝中不知多少用錢的地方,哪有人力物力耗到那邊關去?若是送出幾個美人,一些金銀,就能換得邊關安寧,又有何不可?你們要覺面子上過不去,儘可把髒水往我頭上潑。等大梁緩過氣來,再動刀兵,還不是一樣?”
王惲心中暗歎,謝應臺這老狐狸,能在朝中屹立這麼多年,可不光是厚臉皮,也確實有他的幾分本事。
這番話,合情合理,甚至他都不惜身負罵名了,恐怕是很能說動一些人的。
果然,不僅永泰帝猶豫起來,一些朝臣也覺有理,紛紛站出來附議。
還道,“不論謝耘做錯了什麼,但謝老大人這些年在朝堂之上操勞國事,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且淑妃娘娘入宮多年,並無大錯,還望陛下能從輕發落。”
眼看朝中風向又是為之一變,永泰帝正想著不如順水推舟,就這麼從了大家的意思,程嶽再度出聲了。
“各位大人,請問我等站的是什麼地方?是各家可以隨意往來,拔個蘿蔔就能做人情的菜園子,還是處理天下大事的金鑾殿?”
“在這大殿之外,有無數百姓,正翹首以待,朝堂上的諸公能制定出合適的法度與政令,帶領他們安居樂業,國富民強。但諸位大人卻以為站在這裡,只需有些苦勞,便是無功也使得?”
“不求有功,但求無過這樣的話,諸公敢讓那些正日夜寒窗苦讀,以求金榜題名,走進這間大殿計程車子們聽到嗎?能讓那些在天下各州各府,執行諸公制定的各項法度政務,辛苦奔波的官吏們知道嗎?”
他這一連三問,不僅把方才替謝家求情的大臣們臊得滿臉通紅,也問得許多朝臣低了頭。
這一刻,程嶽站在那裡,他不是帝王,卻偏偏有帝王一樣的氣度。
因為那是正氣,是真理的氣度。
想當年,他們每個人也是寒窗苦讀,以求金榜題名,能站在這間金鑾殿裡。來的時候,也是想為國為民做番事情的。
可曾幾何時,歲月消磨了他們的壯志,權利迷惑了他們的眼睛,讓他們變得圓滑苟且起來,可他們不僅不以為恥,還沾沾自喜。
但此時程嶽的話,就如當頭棒喝,一下把他們打醒了。
“淑妃娘娘服侍皇上有功,皇上不是給了她應有的榮光嗎?否則她何以封妃,何以在後宮安享尊榮?”
“那麼憑什麼,只因一個出嫁女兒,就要寬恕她的孃家?若是長此以往,是否所有的外戚,都可凌駕於律法之上?”
“王子犯法,尚且要與庶民同罪。外戚倒可倖免了?這是什麼規矩,哪位大人能站出來,與我解釋一下?”
群臣默然,那幾個剛才說話的,更是把頭低得跟鵪鶉似的,只恨不得能挖個坑把自己埋了!
蠢,
真蠢!
他們怎麼忘了,程嶽雖然年輕,可人家到底是皇族血脈,生來的王族之後,自有傲氣,豈肯輕易為外戚折腰?
況且人家平日裡雖不聲不響,好似一副挺好講話的模樣,可人家也曾是手握重兵,把西胡打得落花流水的統帥。
平日裡沒觸犯到他也就罷了,可眼下,謝應臺是花招百出,想弄死程家的,那程嶽怎麼可能再忍?
所以他不攻擊則已,一出手,便全是凌厲殺招。
偏偏又合情合理,讓人說不出半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