鼕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皮靴的壯漢剛鏟飛掉一鏟子土,旁邊兩個青年便抬了一塊曬乾的預製板貼著前一塊小心地放下,這一尺水渠便鋪好了。
不用在寒冷的時間長時間泡在水下,不用費一堆事砸硬渠壩,不過是挖挖土的事兒,一尺一塊的預製板如今正在飛速的消耗著,感覺這一萬尺的計劃很快就完成了。
“今年的徭役比較輕鬆一點,這水渠應該不到半個月就能完功,那兩三座橋你打算怎麼辦?”
“寫信給義父,讓他給我送來幾個會架橋的明白人,我可不會算橋樑承重!”崔瑛攤了攤手,對葉知秋說道。
第52章 京中事
“你不會算?”葉知秋詫異地看著他,“你的數算不是很厲害嗎?”
“誰告訴你算算數厲害,就會算橋樑承重了?這根本就是兩門功課好吧!”崔瑛沒好氣地回道。古代就這一點不好,儒家講君子不器,所以大家都是什麼都會一點,打好基礎的童子功,到任上需要用什麼就學什麼,大量基礎性的、專業性的工作都交給了吏員,這也就是中國官員拿吏員沒辦法的原因之一。但由於專業知識大多由底層的小吏掌握,就不受士人重視,也沒有成體系的傳播途徑,都只能靠師父傳幫帶和家傳來繼承。
“不都是算學嘛?”葉知秋敏銳地問道。
“不不不,”崔瑛搖頭道,“算學這個名詞本身就不太恰當,計算這種事只是數學的一個部分,而計算橋樑承重最需要的不是計算,而是知道要算什麼,這門功課叫物理。”
“事物之理?”
“差不多吧。”崔瑛四下打量了一會兒,指著樹上還沒掉下去的棗子問道:“你瞧那棗子,它若掉下來往哪兒掉?”
“掉地上。”葉知秋用一種一言難盡的語氣回答。
“為什麼?”崔瑛嘴角噙了一抹笑,問出那個經典的問題。
“有什麼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