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喬的中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他的心思再非是以前那麼單純。但凡發生事情,他都喜歡多思考幾次,而且喜歡從多個角度去揣測。
這樣一來,戰文在劉徹眼裡就徹底變味了,直接從攻擊李雲以及新政發展到了企圖利用宗教或者學術,操縱朝政,進而分得權利。
董大師應該慶幸他是在大漢國發表這樣一篇文章,若是換在清朝,那恐怕就又會是一個明史案。動輒就會誅他十七八族。
而在大漢,他就沒有這樣地待遇了,天子僅僅是告訴太常和太僕“今後凡廣川董仲舒子弟,不得舉薦!”
晴天霹靂!這對於公羊派跟隨董仲舒的學子來說的確如此,在帝國再沒有比關閉他們的入仕之途更令他們難過的打擊了。
這道命令一下,剛剛被鮮血洗刷過的長安立刻安靜起來。所有關於董仲舒的戰文以及其他訊息都立刻聯盟的消失,再沒有人敢在這個時候去摸老虎屁股了。
乾淨的處理完這次風波之後,天子在未央宮接見李雲。
半年多不見,初為人父地天子顯得格外的大氣,千古一帝的氣魄漸漸從他身上顯現出來,言談舉止也再無往日地輕狂。
事實上,在經歷了這樣一次大規模的危機之後,他已經變得老成起來。處理問題也更加的直接起來。
一見面,李雲首先就遞上遼東地區地賀奏,恭喜天子喜得龍子,事實上,皇子降生這樣一件事情。在這個時代是屬於國家安全的範疇,甚至還可以將之引申到超越社稷大事的範圍。所以此事並非私事,而屬於堂堂正正的公事!
劉徹顯得很高興,看樣子,對於皇子的出世,他顯得相當的得意,甚至有些把這件事上升到他這一生最大的驕傲的意思。
君臣兩人私談一會,李雲便直接切入主題,說出了自己一直準備和籌劃中地事情,這件事情倘若真的順利實施,那麼帝國也就真正的開始崛起了。
李雲奏道:“臣有一折,請陛下過目!”
劉徹微微一笑,不再驚訝,事實上他早清楚這一切,他也明白,隨著樞密院的正式執行,將來帝國將逐漸步入系統化地軍事指揮時代,在這個背景之下,或許李雲不會為官太久。
原因很簡單,他明白,李雲也明白,似遼東這樣一個軍事實力強大而密集的地區,在有了樞密院地調配以及成熟的指揮系統之後,以前依靠一個忠誠地將軍來掌握強大軍事力量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在這個背景之下,倘若李雲還想繼續呆在那個敏感的位置上,恐怕以他現在的性格,相當危險!
既然如此,那麼在離任之前,將基礎工作和系統完成,這樣繼任者將不會因為不熟悉環境而迷茫,從而導致人去政息,這是李雲的風格,臨邛如此,遼東也將如此。
因此劉徹並不是很意外,他接過中官遞過來的奏摺,開啟一看,卻大吃一驚,裡面的內容完全不是所謂的遼東計劃,而是一個他從未想過,但卻真實可行,範圍遍佈整個帝國的高效軍事政策,而且將是今後的基本軍事國策。
奏摺當頭四個大字,鮮紅而耀眼:全民皆兵!
這是李雲一直以來所想要在合適的機會實施的計劃,建立全民皆兵制,採用職業軍人和民兵兩種軍事組織,將毛主席的人民戰爭理論進行修改後變為這時代的基本軍事國策。
這個機制一旦健全,那麼什麼外族入侵都將不再可怕,不管多強大外族進入這樣一個實施了全民皆兵制度的國家,只會被汪洋的人民戰爭所淹沒。
而且,只要這個計劃得以實施下去,那麼在未來,帝國就可以採取類似前蘇聯的第二師長制度,即每一支正規軍隊,都擁有多個額外的副將編制,從最低層的伍長到最高的將軍,他們將隸屬於樞密院和大將軍指揮,在平時以參謀身份出現,一旦發生戰爭,他們就可以迅速的從原部隊分離出來,接管新的民兵預備部隊,這樣一來,帝國的軍隊將源源不斷,令任何敵人恐懼,他們將永遠不會明白,為什麼明明只有兩個軍編制的邊軍,一瞬間可以冒出雙倍軍力,而且戰鬥力,裝備,精銳程度幾乎不相上下。
在這個制度之下,德國人吃盡了苦頭,蘇聯軍隊越打越多,越打越勇,打到最後,原本的民兵預備役居然成了精銳!
第一第二節 全民皆兵(二)
劉徹何等人物,自然知道這樣一個計劃的意義。
自大漢開國以來,由於帝國奉行休養生息的基本國策,因此政府刻意遺忘掉了在戰國時期,諸強爭相奉行的總體戰政策。
所謂總體戰,乃是脫胎於魏,在秦國走向輝煌的一種戰爭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