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堅固能難受俯衝拉起的高過載,還得有一定的速度不能太慢,最後還得裝三個機組人員。要實現這一切,有一個基本前提,那就是發動機必須給力!
從梭子魚和流星改的經驗看,沒有一千六七百馬力的發動機,想都不要想搞什麼多功能戰機。那麼蘇聯此時有這麼大功率的發動機嗎?很明顯是沒有的,此時蘇聯國產的M25跟原版的萊特R1825都有差距,一度的功率縮水了百來馬力。而引進的12Y系列才剛剛開始國產化,而且從歷史上來看,克里莫夫搞定12Y系列是需要時間的,最初的M100系列液冷發動機也存在可靠性和功率損失的問題。
也就是說,此時的蘇聯功率最大的也刊用的發動機就是M25,而那也就是740馬力的樣子,跟一千六七百馬力的實際要求相差甚遠,可以說一點兒戲都沒有。
而這也是蘇霍伊那個多用途戰機不受歡迎的根本原因所在,沒有刊用的發動機,多用途只是一個看上去很美的笑話而已!
那麼李曉峰為什麼要湊這個笑話呢?原因很簡單,李曉峰覺得發動機的問題不是沒有解決的辦法,當然,這不是說某人準備從聚寶盆裡採購一批大功率發動機作弊,某人沒有這個想法。而是他覺得大傢伙的思維進入了一個誤區,單臺功率一千六百馬力以上的發動機1935年真心沒有,但是一千六百馬力完全可以由兩臺發動機分擔嘛!誰說航母上就只能用單發飛機了?
從美帝艦載機的使用經驗看,後來的美國海軍更歡迎雙發戰機,認為雙發戰機可靠性更高,甚至美帝還搞出過A2這樣三座三發混合動力的怪胎艦載機。
既然如此,為什麼艦載攻擊機就一定要守著單發這個坑呢?
誠然雙發攻擊機更貴,體積也更大,但是單發的TBD、TBF/TBM和TBY翼展機體長度和高度也不小吧,跟當時雙發的Pe2比較一下就能發現,TBF/TBM比Pe2小不了多少了。甚至Pe2比TBF/TBM高度還矮不少。
這也就是說Pe2這樣的雙發“俯衝轟炸機”完全可以在航母上使用,如果進行最佳化設計,裝兩臺960馬力的12Ycrs發動機跟Pe2差不多大小的雙發戰機完全可以取代魚雷機和俯衝轟炸機(甚至就Pe2來說,還可以客串高空高速戰鬥機、夜間戰鬥機)。
所以在發現佩特利亞科夫的設計一開始就偏離了自己的要求之後,李曉峰只能選擇一個替補的方案,那就是讓蘇霍伊上馬一款全金屬結構的全能攻擊機作為替補。
不過讓李曉峰沒有想到的是,他這個舉動無心之中促成了三種新型戰機的誕生。第一種自然全功能的SU1,第二種就是佩特利亞科夫發現自己的Pe1被拋棄之後,憤而研發的找回場子的真正包打全場的超級萬金油Pe2,以及之前提到過的“義大利”設計師羅伯託。巴蒂尼研發的Ro1魚雷機。
Pe2暫且不提,先說說羅伯託。巴蒂尼的Ro1魚雷機,按照最初的設計要求,Ro1應該是單發艦載魚雷轟炸機。可是在設計過程中,巴蒂尼飽受蘇聯的發動機之苦,不管是M22、M25星型氣冷發動機,還是基於12Y系列的國產M100系列液冷發動機都滿足不了他的需求。
巴蒂尼透過一番測算,發現如果採用現有發動機,那麼研製出來的魚雷機將變成一隻慢吞吞的大笨鳥,最大飛行速度很難超過350公里每小時。而且航程會非常有限(不超過800公里),根本就滿足不了海軍對於魚雷/偵察機的需要。總而言之這將是一款效能很平庸甚至是糟糕的飛行器(看看美帝的TBD,那貨就是前車之鑑)。
當時巴蒂尼想了不少辦法,比如減少一個載員(魚雷機一般有三名成員,飛行員、領航員/投彈手、無線電員/後座機槍手),減少一個“累贅”的無線電員可以節省百來公斤的重量,但同時也會大大加重領航員/投彈手的工作強度。而且就是減下去一個人,對飛行效能的改善也比較有限,反正是達不到海軍的要求。
陷入了矛盾當中的巴蒂尼沒轍了,思來想去他得出了一個結論:在沒有更大功率的發動機之前,唯一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是上兩臺發動機。
當時,巴蒂尼偷偷摸摸的就開始了雙發艦載魚雷機轟炸機的設計,加了一臺發動機之後,雖然機體尺寸變大了,而且價格也飆升了,可效能終於滿足了需求。
甚至在半地下的設計工作中,巴蒂尼萌生了一個想法,既然已經用了雙發設計,設計難度小了不少,為啥不搞一款集俯衝轟炸、低空魚雷攻擊和中高空水平轟炸為一體的全功能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