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慈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除了那些為自己逃命不顧眾人死活的敗類,在假警報事件中還發現了一件同樣讓公眾深惡痛絕的事:在地球同步軌道和月球背面,有幾十艘小型的恆星際和準恆星際飛船正在秘密建造中。所謂的準恆星際飛船,是指擁有恆星際飛船的生態迴圈系統,但只裝備行星際推進系統的太空飛行器。這些建造中的昂貴飛船有些屬於大公司,有些屬於超級富豪。這些飛船都很小,恆星際狀態下,也就是在完全依賴生態迴圈系統長期生存的狀態下,大多隻能容納幾個人。它們的目的只有一個:長期躲在巨行星背面。
正在建設的太陽系預警系統只能提供約二十四小時的預警時間,如果黑暗森林打擊真的到來,這點時間內,現有的任何宇宙飛行器都不可能把人從地球送到最近的掩蔽處——木星,地球其實是孤懸於死亡之海上。這是一個人們早就看清了的事實,假警報過程中的爭相逃命,不過是被壓倒一切的求生**所驅使的集體瘋狂,其實沒有意義。目前長期生活在木星的有五萬多人,大多是艦隊木星基地的太空軍軍人,也有一部分掩體工程前期準備的工作人員,他們有充足的理由待在那裡,公眾無話可說。但那些秘密建造的恆星際飛船一旦完工,它們那些暴富的擁有者就可以長期躲在木星的背陽面了。
從法律角度講,至少在目前,沒有國際法或國家法律禁止團體或個人建造恆星際飛船,在巨行星背陽面避難也不被看做是逃亡主義,但這裡出現了一個人類歷史上最大的不平等:在死亡面前的不平等。
在歷史上,社會不平等主要出現在經濟和社會地位領域,所有人在死亡面前基本上是平等的。當然,死亡上的不平等也一直存在,比如醫療條件的不均、因貧富差距造成的在自然災害中不同的生存率、戰爭中軍隊與平民的生存差異等等,但還從來沒有出現過這樣的局面:占人類總數不到萬分之一的少數人能夠躲到安全之處生存下來,而剩下的幾十億人在地球上等死。
即使在古代,這種巨大的不平等都無法被容忍,更不用說在現代社會了。
這種現象直接導致了國際社會對光速飛船計劃的質疑。
生活在木星或土星背後的飛船中,固然能夠在黑暗森林打擊中倖存下來,卻不是一種讓人羨慕的生活,不管生態迴圈系統能夠提供多麼舒適的環境,畢竟是生活在寒冷荒涼、與世隔絕的太陽系外圍。但對三體第二艦隊的觀測表明,曲率驅動的宇宙飛行器加速到光速幾乎不需要時間,光速飛船有可能在幾十分鐘的時間裡從地球航行到木星,這樣,太陽系預警系統提供的預警時間就綽綽有餘,那些擁有光速飛船的特權人士和超級富豪完全可以在地球上舒適地生活,打擊到來之際丟下幾十億人一逃了之,這個前景絕對無法讓社會接受。假警報事件中的恐怖場景人們仍歷歷在目,大多數人都認為,光速飛船的出現可能引發世界範圍的動亂,光速飛船計劃因此面臨前所未有的巨大阻力。
假警報的產生是由於超資訊化社會對敏感資訊的迅速放大效應,它的源頭和起因是太陽系預警系統第一觀測單元發現的異常現象,發現異常現象這件事是真實的,只是這個發現與光粒無關。
《時間之外的往事》(節選)
太空前哨——太陽系預警系統
對於光粒,地球世界只在187J3X1恆星和三體星系被摧毀時觀察到兩次,對它的瞭解很少,只知道它的執行速度極為接近光速,對於它的體積、初始質量和接近光速時的相對論質量則一無所知。但光粒確實可以稱得上是攻擊恆星的最原始武器,僅憑其巨大的相對論質量產生的動能摧毀目標。如果具備了將物體加速到光速的技術,只需發射極小質量的“子彈”即可產生巨大的摧毀能力,確實很“經濟”。有關光粒的最寶貴的觀測資料是在三體星系毀滅前取得的,科學家們發現了一個重要現象:由於光粒極高的速度,在與星際空間的稀薄原子和塵埃的劇烈碰撞中,會發出包括從可見光到伽馬射線的強烈輻射,這種輻射有明顯的特徵。由於光粒的體積極小,所以直接觀察完全不可能,而這種輻射卻能夠被觀測到。
初看光粒攻擊是無法預警的,因為它的執行速度幾乎是光速,與它自己產生的輻射幾乎並行前進,同時到達目標——換句話說,觀測者在事件光錐之外——但真實的情況卻更復雜一些。由於有靜止質量的物體不可能完全達到光速,光粒的速度雖極為接近光速,但與精確的光速還是有一個微小的差值,這個差值使得光粒發出的輻射比光粒本身要稍快一些,如果光粒的飛行距離足夠長,這個差值將越來越大。另外,光粒攻擊目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