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是在艾拉澤亞國王溫達姆。奧蘭德有生之年親手殺死他。在羅蘭還是溫達姆屬下一名聖騎士的時候,溫達姆誣陷羅蘭犯有叛國罪,並殺害了羅蘭的戀人久遠(據說此名女子的容貌與伊修託利女神很相似)。
這種說法是站不住腳的,第一,羅蘭只是伊軍最高指揮三人小組的成員之一,而且這三人中最高指揮官是理查德而非羅蘭,他無權單獨決定何時入侵艾拉澤亞;第二,在如此重大的戰略決定中,摻入任何私人的感情因素都是十分危險的。
二、參戰雙方的兵力與指揮系統
在開始敘述這場戰爭的過程之前,我想先對雙方參戰兵力的基本情況以及雙方的最高指揮系統的結構作一個簡單的介紹——在開始瞭解一個事物的細節之前,最好能在總體上對這個事物有一個基本的認識。
路維斯聯盟的兵力擁有數量優勢,在戰爭初期,總兵力有近五十一萬之多,而在戰爭最後階段的“世界樹之戰”中,二十三萬的數量同樣凌駕於伊修託利軍之上(注二)。這些兵力由兩部分組成:隸屬於聖都教廷的教廷部隊和隸屬於路維斯聯盟各王國的世俗部隊,其中教廷部隊是路維斯軍的核心力量,與王國的世俗部隊的比例大約在一點一比一左右。路維斯軍戰力最強的三大騎士團:聖劍騎士團、聖鎖鏈騎士團和聖盃騎士團全部隸屬於聖都教廷;在路維斯聯盟四千餘名聖騎士中,百分之九十以上都直接隸屬於聖都教廷;而聯盟的空軍,五千名風暴獅鷲騎士也隸屬於聖都教廷。
藉助路維斯女神的力量,教廷是最大的既得利益者——不僅神職人員擁有極為崇高的地位、並享有豐厚的終生薪俸(來自於各王國的稅收),而且教廷將各個王國的國王置於教廷的控制之下:只有路維斯的信徒才有資格成為國王,並且要經過教皇的加冕。除此之外,教廷對各王國之內的事務還擁有最高裁判權,就連國王本人也必須服從聖都教廷法王廳的裁決。
因此,在這場戰爭中,教廷的立場極為堅定:要麼戰勝異教徒,與路維斯女神共享榮耀;要麼與路維斯女神一起被毀滅,絕不可能有第三種選擇。因此,教廷所屬的部隊也是這場戰爭中路維斯軍方面作戰最為勇敢的部隊。
而對於艾拉澤亞大陸各國國王來說,他們在這場戰爭中所處的立場要微妙得多。路維斯女神為各個王國帶來了和平與繁榮,但同時也將王權置於教權的控制之下;路維斯女神是神聖的,可傳播女神信仰的卻是身為凡人的神職人員,儘管他們的靈魂遠較普通人聖潔,但是難保和國王之間會沒有任何齷齪;國王們都是路維斯女神的忠實信徒,但他們很快發現伊修託利女神的存在並沒有威脅到他們的利益:伊修託利軍並沒有奪取佔領地中任何屬於國王們的財產,而由於伊修託利軍的入侵,教廷則不得不比以前更加藉助國王們的力量。
當國王們的利益和信仰發生衝突,政治家和信徒兩種身份無法統一的時候,他們選擇了儘量儲存自己實力和避免過早表明立場的政策:如果最終伊修託利女神勝利,那麼最好避免在這場戰爭與伊修託利軍接下切齒的仇恨;如果最終路維斯女神勝利,那麼要避免教廷獨佔勝利的榮譽——那樣會更加削弱國王們的地位。
在這場戰爭中,除了一兩個信仰極為堅定的國王外,其餘的國王在提供軍隊的數量上,都有所保留,這無疑使路維斯軍的總體數量優勢打了折扣。
伊修託利女神麾下的兵力則全部由忠實的信徒組成,其中包括近萬名騎士組成的“寒冰皇冠騎士團”,八萬餘名輕裝步兵(注二),近四萬名重灌步兵,另外還包括四千餘名蝙蝠騎士以及七十餘隻白龍組成的空軍。另外,在西艾拉澤亞平原西部戰役之後,伊修託利軍還得到了某個國王秘密提供的、六萬餘人的援軍,這些援軍全部裝備白色的鎧甲,但是他們的機動力遠遠弱於伊修託利軍的主力部隊。
其中,隸屬於“寒冰皇冠騎士團”的近萬名騎士,是伊修託利軍的核心戰力。就個體格鬥能力來講,他們和路維斯軍的聖騎士在伯仲之間,但是他們的機動力要遠遠超過聖騎士,而且他們的數量也是聖騎士的兩倍左右。如此數量的精英部隊在戰役中的高速機動,簡直是對手的噩夢,其中最為精典的戰例即為西艾拉澤亞平原戰役之後,兩千五百名寒冰皇冠騎士閃擊伊斯等三座農業城市,切斷聯盟四十萬主力部隊的補給,迫使聯盟大軍退卻的例子。
而且伊修託利軍無論是寒冰皇冠騎士團、輕重步兵還是空軍,都是伊修託利女神忠實的信徒,而那六萬的盟軍,伊軍總指揮理查德只把他們當做消耗品來使用——這些盟軍的命運,在那個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