噹噹噹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裡都是損人不利己。本來滿心歡喜地來到昔日的親朋好友面前,結果卻使他們重病纏身或者精神瘋狂等遭受不幸。
瑜伽士們做詛燒拋儀軌時,這些餓鬼被鎮壓在地下黑咕隆咚的地方長達數劫,或者被燒在作火施的烈焰中,有時候咒師們拋撒驅邪芥子或石子,使這些餓鬼的頭顱裂成百瓣、肢體斷成千截而粉身碎骨。他們時刻都擺脫不了痛苦,也同樣要感受一般餓鬼所感受的冬季太陽寒冷、夏季月亮酷熱等反常現象的苦惱。
有些餓鬼則以鳥、狗等令人討厭的形象遭受各種意想不到的痛苦。
“你應該修持無我空性,斷除執著,放下一切,才能有所成就,否則這樣造業爭鬥,遲早仍要墮落。”
修道最關鍵的三要點就是“出離心、菩提心和空性(即證悟空性的智慧)”。出離心和菩提心的修法已經講過,下一個要講的就是空性的修法。
本來,在出離心沒有修好之前,沒有必要講菩提心的修法;而在菩提心沒有修好之前,也沒有必要講空性的修法。也就是說,應該先講出離心的修法,講完之後大家去實修,當絕大多數人基本上達到修法標準的時候,再講菩提心的修法,這樣講一個修一個,是最如法、最踏實的。但是,因為我們沒有這麼多時間,所以才在很短的時間裡講了許多修法。你們修的時候,不是在一天或一座當中修很多法,而是要先修出離心,在對世俗的貪慾心減少之後,再修菩提心的修法。
當然,具備出離心和菩提心是很好的,但最終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證悟空性。我們心的本性,不是現在這樣具有貪瞋痴的不清淨心識,它的本體是光明的如來藏。我們可以在這個境界當中,獲得自由自在。
但是,有一個東西卻總是不讓我們得到自由。這個東西不在外面,因為外在的任何物質或精神,都不能把我們束縛在輪迴當中,都沒有辦法阻止我們解脫。以前很多的高僧大德在監獄裡也能活得那麼開心、那麼自在,他們的身體雖然被關在監獄裡坐牢,但是,他們的心已經開放,已經獲得了自由,這時,身體在哪裡都無所謂了。
所以,外在的事物是無法令我們不自由、不自在的,生生世世讓我們不自由、不幸福的,就是自己心中的一個細微執著。這個執著把我們的心和輪迴,也可以說是肉體,緊緊地連在一起,不讓它們分離。死後雖然放棄了這一世的肉身,但是,在下一世、甚至在中陰身的時候都有一個身體。所以,心的本性雖然是光明,我們自己卻看不到,從而無法獲得解脫。心從無始以來就和我們在一起,但是至今我們對它的本體仍然一無所知,若不瞭解這一點的話,即使擁有再豐富的世俗知識也沒有太大意義。所以,一定要斬斷這個始終把我們的身心連在一起的執著。
如同風箏斷了線後,就可以在藍天中自由自在地飛翔一樣,當我們用一種手段把這個象鋼絲一樣連線心與肉體的東西斬斷以後,就會像佛和登地以上的菩薩一樣:沒有生、老、病、死,沒有貪、瞋、痴、慢,不受任何煩惱的限制,不受任何身外之物的約束(自利),同時還能更好地利益眾生(利他)。度化眾生、利樂有情的事業是永遠不會停止的,這是我們修行、成佛的唯一目的。
那麼,該如何斬斷這個連線我們身與心的執著呢?如果它是身外之物,就可以用身外之物斬斷它,但它不是,所以,用外在的任何一種方法、手段都無法觸及它。在沒有證悟空性之前,這些話有一點不好理解,然而,對於那些對空性稍有了解和體會的人而言,這是很正常的,一點也不神秘。一旦證悟了空性,雖然沒有徹底消滅貪、瞋、痴,但粗大的煩惱會明顯減少。
那麼,“所斷”是什麼?就是“我執”;“能斷”是什麼?就是“證悟”、“智慧”。所斷是指要斷的物件;能斷是指斷除的方法、手段。
我們要斷除煩惱,首先就要找到煩惱的根源。佛教對世出世間的一切法都很講究因果關係。若要毀滅果,就必須找到因。只有找到“因”,才能打破、毀壞它。“因”毀壞了,“果”就會自然消失。這是一個非常理性、合理的做法。
有些外道不去打破“我執”,反而透過諸如不穿衣服、長時間不吃飯、燒燬自己身體等方法,來尋求一條脫離輪迴的出路,一種精神上的解脫,印度到現在還有這種情況。因為他們沒有找到根源,所以方法錯了。肉體當然可以毀掉,這很簡單。但這只是臨時毀壞了果,並非從根本上解決它的因,果隨時都有可能再發生。比如,吃一些止痛藥可以把痛苦的感覺壓下去,但如果病根不除,過一兩個小時藥效消失後,痛還是會發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