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疑一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網不禁問道:“陳教授,張逸夫父母也是咱們系統的吧?”
“這個我不知道。”老教授已經看起了其它卷子。
旁邊的輔導員連忙答道:“是了,家人都在薊京供電局,比較基層。”
“嗯……”劉建網沉思片刻,供電局基層無非就是執行維護變壓器、供電線路、電錶一類的東西,不可能對宏觀電力管理有所涉及的,張逸夫卻答得卻絲毫不遜色於部裡的專業管理幹部,這著實令人匪夷所思,怕是閒時沒少閱讀相關的報刊文獻。
無論如何,這道題張逸夫答得都幾近完美。
劉建網終於瞄向了最後一道題,本來期待的心情,漸漸變成驚訝。
他的表情漸漸產生變化,越看越驚,不覺中,後背已經滲出汗來。
說來也巧,前幾天部裡剛剛和計劃委員會的領導開過一次報告會,由整個領域內最權威的專家提出了20年規劃的報告,而出這道題的想法,也正是源於那次會議,劉建網想拿大家的設想和那位專家比較一下,看看還有沒有那麼天馬行空的人。這個會議雖然是嚴肅的、保密的,但聽過那位專家的報告後,無論是部裡領導還是計劃委的領導,當時露出的都是同陳教授一樣的表情。
不屑,不信,不可思議,不可理喻。
包括劉建網本人亦是如此。
現在自己用電都困難,怎麼可能還賣給歐洲?百萬大廠普及?這連美國和日本都沒有做到。太陽能發電,核電,這些詞對大多數人而言更是連聽都沒聽過。
看完張逸夫寫下的最後一行字,劉建網已是渾身冷汗,他默默地將卷子放下。
要麼,張逸夫和這位權威專家認識,有機會接觸到這份保密的報告。
要麼,張逸夫擁有和那位留美博士相同的視野與眼界。
搞人力的人,不一定是最出色的人,但絕對會發現最出色的人。
“我想見他。”劉建網再也無法掩飾自己急切的心情。
………………
宿舍中,張逸夫與郝帥聊得正歡,突然學生會主席鄭道行敲門進來,通知他立刻返回階梯教室。
“啥事兒啊?”郝帥不解問道,“不會是畢業論文出問題了吧……”
郝帥最清楚不過,張逸夫這傢伙論文中80%的文字都是“借鑑”來的。
“應該不會。”鄭道行笑道,“我看,好像不是學校有事通知,是上午的那位劉處長有請。”
“啊?”郝帥大驚,“難道……不會吧?”
張逸夫本著低調的原則,深沉起身拍了拍下鋪的兄弟:“回來再聊。”
“逸夫!”郝帥一把拉住張逸夫,用閃著淚花的大眼睛注視著他,“有機會……也幫我打聽打聽今年的分配……”
未等張逸夫答話,就連鄭道行也上前親熱道:“是啊逸夫,今年部委親自來人了,不知道會不會有什麼新規矩,有訊息的話可別獨吞。”
“呵呵,一定。”張逸夫客套道,“說到訊息,學生會主席肯定比我清楚才對。”
“哪裡哪裡,咱們先過去吧,把領導應付過去,晚上我過來好好聊。”鄭道行天生一副領導的相貌,就連覺悟也更高一些,言語之間已經在為將來打算了。
折返回階梯教室的一路上,在與鄭道行的攀談中,張逸夫確實得到了不少資訊。這一屆本科生的分配中,去部委的名額只有10個,華北局的名額也僅有5個,算上供電局和電廠,能去薊京工作的名額不過20個上下,其餘160多人將會奔赴全國各地。
這裡面,還是存在不小的競爭因素的,尤其是對郝帥、張逸夫這種薊京來的生源而言,回家鄉城市工作本應是理所應當的事情,現在卻變得很難。
劉建網的召喚,也許是一個相當不錯的機會。
回到階梯教室,張逸夫才發現來的並不止自己一人,鄭道行同樣也是被劉建網看中的人,至於最後一位,居然是獨來獨往的夏雪。
三人並排坐在劉建網和輔導員對面,有種說不出的尷尬。
劉建網分別拿出了三人答題的卷子,微笑著推上前去:“三位的答題都是非常出色的,完全超乎了我的想象,我希望你們能互相看看對方的卷子,互相學習,互相批評過後,咱們再談後面的事情。”
“呵呵,真是獻醜了。”鄭道行笑著撓了撓頭,毫不拘謹,帶頭分配了閱讀順序,“這樣,夏雪先看看逸夫的,我看夏雪的,逸夫看我的。”
夏雪與張逸夫都屬於閒雲野鶴,自然沒有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