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 (第4/4頁)
不受約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見必要檔案,至今無法說明郭沫若為什麼要這樣做,是在什麼情況下,由誰指揮他這樣做。但歷史不能不作出判定,郭沫若這樣做是實在沒有必要,實在有失水準,實在做得不對。
不過,更嚴重的事情還在後面。這就是發生在1957年夏季及此後還延續了一段時間的反對“右派”的鬥爭。
這段歷史先讓我們按下不表,留在後面再談。
●三、雲縫中投射的一縷陽光
20世紀50年代前半葉,儘管政治運動不斷,中國社會總的說來是呈現著欣欣向榮、蓬勃發展的氣象。中國共產黨對於如何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和社會主義建設,一直在摸索著前進,不斷地總結著經驗教訓。
1956年是很不平常的一年。
元旦剛過,全國人民就沉浸在社會主義改造勝利的歡樂中。
在這一年裡,毛澤東根據國際國內階級力量和政治形勢的總的狀況,對於文化、教育、科學、文藝提出了著名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政策。
這無疑是一個英明的決策。
毛澤東以銳利的眼光吸收了歷史發展過程中表明的一些最基本的規律,同時從當時中國的實際情況出發,用最簡明形象的話語概括出這一政策的精髓。事實證明,真正按照這一政策方針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