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3/4頁)
希望之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序化),對普遍現象進行概括,從而透過現象認識到了事物的本質,使經驗知識成為可能的〃先驗〃的東西。形而上的〃天道〃,透過形而下〃人道〃、〃地道〃體驗出來。老子說:〃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道的三大法則
(一)道的永恆及其運動法則───獨立不改,周行不殆,反者道之動
老子的道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表示道之質,即化生為萬物的原物質。二是表示道之性,即這原物質化生的萬物演化時所遵循的基本法則。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說:〃承認一切是一,那就是智慧的。
老子說:〃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獨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現代科學家認為:天體是由分子構成,分子是由原子構成,原子是由帶正電的原子核和帶負電的原子構成,原子核又是由夸克組成,而夸克是看不見的。物質在時間上是永恆的,在空間上是無窮盡的,它不會消失,也不會重新產生,它不能被創造,也不能被消滅,它只會改變自己的形式。
老子說:〃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
現代科學家也說:植物動物每一個細胞,在其生存的每一瞬間,即和自己同一,又和自己相異,這是由於分子無休止變化的緣故。萬物存在,同時又不存在,這是因為萬物在流動和不斷變化,是在產生和消滅。這種〃有〃和〃無〃同集一身的現象,正是萬物發展變化的〃眾妙之門〃。
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反者道之動〃,〃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
老子的論斷深刻地揭示了辯證法的實質:對辯證法來說,沒有什麼一成不變的、絕對的、神聖的東西,除永恆變化著、永恆運動著的物質及其運動和變化所依據的規律外,其他理論都只是暫時的、相對的、近似的接近真理,人們對於各個發展階段具體過程的認識只具有相對的真理性。宇宙的進化表現為一事物不斷地走向自己的否定,不斷地轉化為他事物。否定的否定是事物發展的內在規律性,但這不是簡單的迴圈,而是在否定的否定中達到新階段。
(二)道的應用法則──為無為,弱者道之用
老子說:〃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弱者道之用〃。
〃道〃營造了宜於萬物生長的環境,萬物各自順著適應環境而形成的天性自然生長,〃道〃從不去幹涉它束縛它,不替萬物做主宰,〃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這可謂是〃為無為〃。
〃道〃無形無聲,無貴尚之跡而不見可欲,為出於無為,可謂柔弱之至。廣慈博愛,不仁於一物,無以私意為之.任萬物自生自成,自作自息,而萬物卻各適其所用,各得其所。不為而能成全萬物,可謂〃無為而無不為。〃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一切能夠適應環境的東西被選拔出來,並儲存下去,同時一切不能適應環境的東西則被淘汰掉。古人說:〃人定者勝天,天定亦能勝人。只不過是人勝天是近而顯,天勝人是遠而隱。蘇軾就此言道:〃世之論天者,皆不待其定而求之,故以天為茫茫,然以遠久見聞考之,天勝定可必矣!〃。
道是〃挫其銳,解其紛〃,是〃善利萬物而不爭〃,不干涉事物各自發生髮展的途徑,任其適應環境的殊途同歸,以致能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曲成萬物而不遺。
(三)事物對立統一的和諧法則──萬物負陰抱陽,衝氣以為和
老子說:〃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也就是說,陰陽是統一於事物內的兩個方面,因其無休止變化的緣故,它們之間的和諧是有條件的,暫時的,過渡的,因而是相對的。不和諧是絕對的。但是不和諧的程度,可以表明事物惡化的程度。衝氣,就是對萬物重要的調控作用。和,是陰陽消長平衡的結果。〃衝氣為和〃,就是說客觀規律作用於事物內部矛盾的兩方面,透過其變化使之在新的層次上達到新的和諧。
老子說:〃知和曰常,知常曰明〃,這意思是說,知曉了和諧的道理,可謂知曉了道的常規;知曉了道的常規可謂明智。《荀子.天論》說:〃萬物各得其和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