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思右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還是硬頂著頭皮說道:“畢竟是做生意,怎麼有穩賺不賠的。如果賠了本,虧損的這筆錢算誰的?”
池秘書咬咬牙,剛想說話,卻冷不丁被胡文海一手攔住了。
他老神在在,看了李經理一眼,毫不擔心的說道。
“這個問題好說,我已經有了一個萬全的計劃。李經理在中船的級別不低,想必應該聽說過總段造船法吧?”
第二百八十三、四章情報
第二百八十三章
李經理是中船的副總經理,放在船舶工業部還在的時候,至少也是副部級的領導。
而巨型總段造船法在胡文海手裡,半年完成一艘船的奇蹟一般的表現,當然不會逃出他的關注。
巨型總段造船法縮短了船舶建造的週期,減少了船臺佔用的時間成本,讓一艘船分成幾個巨型總段進行齊頭並進式的建造,技術進步相當顯著。
然而巨型總段造船法也有它的“劣勢”,那就是對管理、工藝和技術的高難度要求。
歷史上九十年代韓國人發明了巨型總段造船法,當其實計算機模擬技術成熟,計算成本低廉,可以說這種技術的出現就是捅開了造船業和電子業的一層窗戶紙而已。
但“僅僅如此”,中國造船企業能夠推廣巨型總段造船法,卻已經是二十一世紀了。
技術、裝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則是對工人技術水平的要求,以及對管理上的要求。
巨型總段造船法需要各個體型巨大的分段,公差小到可以忽略不計的水平。很抱歉,以八十年代中國國企工人的責任心水平,這真是強人所難。
技術上胡文海雖然做出了突破,但遲遲沒有國企造船廠出頭,不得不說管理上的難題是最主要的原因。
而改變這種管理難題,所有人都知道這並不是單純的管理問題,而是國企體制的問題。不解決產權和管理權明晰的缺陷,管理問題是無解的。
巨型總段造船法。對中船來說。也就成了看得見吃不下的“雞肋”。就算有再大的利益訴求。可國企改革這是通了天的事情,絕非中船一家能夠撼動體制。
雖然有著這些困難,可中船仍然對巨型總段造船法相當關注。不是他們不想推進這項技術,而是目前有著無法解決的體制問題。
李經理點頭,面沉似水,卻不知道應該向誰鬱悶的發火,只好壓抑著說道:“我知道巨型總段造船法,小衚衕志開發的這項技術。相信有著改變當前世界造船業格局的能力。”
說起來,胡文海重生十多年、快要二十年,也有些習慣了這個時代的效率。從他要做的幾件事來看,除了海軍,每一家的反應速度都算不上快。
中船明知道巨型總段造船法有利可圖,而且是有鉅額利潤可期,然而限於體制,上層卻始終無法推動巨型總段造船法的進步。
空軍、航空部呢?85年初f…14戰鬥機就已經送到了北航,但到了年末熊貓國產化專案組才組建完成。
陸軍倒是還好,有七十億專案在前面勾引著。軍工部門倒是能夠自發的努力工作。
然而胡文海寄予厚望的igct功率半導體,這都已經幾個月的時間了。上面卻遲遲沒有決定。
這個時代的中國,是一個需要下層推動上層跑的年代。小崗村的分地,推動了包產到戶,馬勝利的承包推動了企業改革,集體經濟和鄉鎮企業的發展倒推了市場化的程序。諸如此類,胡文海也早就已經明白,這是一個“摸著時候過河”的年代。
下面先做出成果來,上面再給個確認。任何改革,開始都是誕生於灰色地帶。
巨型總段造船法也是如此,要靠中船自身去搞,這在體制上幾乎是沒有可能的。只能是下面先做出成績了,上面看到“可以!”,然後再給個名分。
所以就巨型總段造船法的推廣來說,胡文海反而沒有什麼沮喪的感覺,因為他從來也沒把希望寄託在中船的上層上面。
八十年代的中國,總有窮的要活不下去的人或者單位,是願意為了錢鋌而走險,搏上一把的。
只是現在還不到時機而已。
“既然李經理知道巨型總段造船法,那就簡單了,我的計劃是這樣的——”
胡文海整理了一下思路,不疾不徐的說道:“我手上有一家造船企業,新科重工也就是渤船的民船生產部分。要上巨型總段造船法,渤船的基礎是可以的。但巨型總段造船法仍然是建立在傳統造船工藝的基礎上,傳統造船裝置仍然是決定造船速度和成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