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魏凡婷很坦然地答道:“我不識字,但我哥哥認識。”
丁齊:“你沒和你哥哥學嗎?”
魏凡婷:“哥哥沒有教過我,他我沒必要學。”
丁齊沒話了,前走兩百米到了那片建築。建築是古典的樑柱結構,從形制來看居然很像是宋代的。丁齊雖不是這方面的權威專家,但也不算毫無概念,大體還能分辨出來。
樑柱結構的式古典建築,有一個很重要的特點,那是牆壁是用來擋風和禦寒的,並不承重,所以也有人形容為“牆倒屋不塌”。這些建築看去有些舊了,但並不破敗,顯然修建它的材料都經過特殊的處理,所以才能儲存到如今。
屋頂的筒瓦似琉璃非琉璃,因為它沒有琉璃那種光澤,卻顯示出陶瓷般的質地,是淺青色的。也許早年這些瓦片是有光澤的,但在漫長的歲月變成了這樣,假如用阿全介紹的古董行術語,這應該叫“消火”。
魏凡婷住在西配樓的樓,那裡有床鋪,床用品居然都是現代的,收拾得很乾淨整齊。至於庭從外面看是兩層,但是到了屋裡發現卻是一層,房梁非常高,是傳統建築的主廳。這棟建築應該經過修繕,很多部位顯得新舊不一,裡面的陳設當然也是什麼年代的東西都有。
丁齊居然還發現了一個半導體收音機,紅燈牌的,用兩節二號電池的那種,他時候經常見爺爺捧著這東西在院子裡曬太陽。它也不知是什麼人帶進來的,估計是拿進來之後才發現收不到任何節目,然後扔到了大廳的角落裡。
這些都不算意外,真正讓丁齊震驚的是前面兩側廂房裡放的東西,若是按照傳統的大戶人家宅院的格局,那裡本應該是門房和賬房。東廂房放的是各種器皿,進去一看是滿眼熠熠生輝,幾乎全是黃金所制!
金佛像、金燭臺、金燈座、金缽、金鑼、金杖、金盆、金盞、金碗、金瑞獸、金蓮花座等等,好像畫風有些不對,丁齊拿起一根指粗的金鍊子問道:“這東西是哪來的?”
東廂房其他的東西明顯都是古物,而且很多是佛教法器,可這根金鍊子顯然是現代物品,工藝根本沒法,是黑幫片的團伙老大脖子常戴的東西。類似的物品這裡還有好幾件,顯得很是不倫不類。
魏凡婷答道:“這東西是哥哥從外面帶來的,他帶來好幾件,其他的是一直在這裡的。”
好吧,丁齊頗有些無語。這裡應該是葉行想要尋找的赤山寺藏寶地,而魏凡超從生活在這裡,大概認為這個地方應該放點金器,所以出去的時候也順便捎了幾件來。
其實丁齊再別的地方也看見金器了,在魏凡婷的住處有一個非常精美的蓮花紋金盆,是她平常用的洗臉盆,而毛巾則是現代的紡織品。不僅如此,魏凡婷平常用的餐具,如碗碟之類,用的也都是珍貴的金製法器,其價值要遠遠高於黃金本身。
但這又怎麼樣呢,在這裡只是普通的日常器皿而已,需要用拿去用了。除了金器之處,這裡還有玉器和瓷器,顯然都是相當珍貴之物,但數量遠沒有金器那麼多。
很顯然這是亂世藏寶之地,赤山寺歷史經歷過多次兵災火劫,又多次重建,而亂世之黃金恐怕玉器和瓷器珍貴多了,也更容易儲存。
西廂房放著幾排架子,收藏的是各種田契和地契,還有不少放貸的借據。丁齊心翼翼地抽樣翻看了一部分,這的裡儲存條件很不錯,大部分還是能看的,居然都是宋代的。
給東廂房那一屋子器皿斷代還較麻煩,但是這些都有年月記錄。此地的收存到南宋末年為止,甚至可以是戛然而止,最大量的契約都是南宋末年的。
這些古代的不動產權證和債權證,到了當代早已失去了實用價值,卻有珍貴的物價值。這種物價值,並不是在古董市場的炒賣價值,假如拿到外面應該被檔案館收藏。據魏凡婷,她偶爾會到東廂房找點東西用,但西廂房這邊幾乎不進來。
;
104、兔子的春天
104、兔子的春天
仔細想想,魏凡婷確實也用不著進來,反正她也不識字,不認識這是什麼東西。品書網 算她認識,這些宋代的地契和借據,在大赤山也毫無意義。丁齊只是有些驚訝,它們竟然能儲存得這麼完好,並沒有被譭棄。
丁齊的家鄉,也是一座歷史化名城,古時素有耕讀傳統,出過不少化名人,從漢代至明清,兩千年風昌盛。很多大戶人家如當地的茶商,賺了錢之後想的是送孩子去讀,以求光宗耀祖。
所以在丁齊的家鄉一帶,過去有很多藏,但到了近代的戰亂時期,大量的藏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