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以工資而言,同樣當牧羊工人,英裔工人每週工資20 英鎊,而土著工人卻只
有3 英鎊,相差近7 倍。有些地區,如金伯利,資本家藉口錢對土著工人無
用竟然不發給工資。在西澳大利亞,甚至土著工人人身屬於企業主,不允許
他們離廠去高就,竟然那裡的法律也這樣規定。由此可知,歧視土著黑人何
等嚴重。土著工人生活十分貧苦,在飢餓線上掙扎。
土著黑人處處遭到歧視。例如在電影院裡竟然給土著居民設“專座”;
還給他們設專門購物商店,其他商店禁止土著居民進入;一些公共場所,如
游泳池、舞廳、酒巴間完全禁止土著居民進入。
政治上,澳大利亞政府公開推行種族歧視政策。不僅不給土著居民以選
舉權,而且人口統計也不把他們統計在內。法律規定禁止土著居民在澳大利
亞旅行,禁止他們從一個保留區遷移到另一個保留區,否則就是違法,予以
逮捕。政府和教會在土著居民中強行推行同化教育,強迫他們放棄宗教信仰,
改信基督教。
種族主義的歧視和迫害必然引起土著黑人的反抗。隨著土著黑人不斷進
步和知識面的擴大,政治覺悟有了很大提高。他們開始了反抗。1946 年5 月,
西澳大利亞的幾百名土著農業工人舉行了罷工。這次罷工既提出了經濟要
求,又提出了政治要求。經濟上要求確定起碼的工資定額;政治上要求選舉
權與被選舉權,還要求自己的代表進入政府機構。政府雖然用武力鎮壓了起
義和逮捕了罷工領導人,使罷工失敗了,但是從此土著黑人開始了有組織的
經濟和政治的鬥爭,其意義是深遠的。
1851 年1 月,澳北區一個保留區的土著工人宣佈罷工,在罷工中還提出
了權利平等的要求,反映了土著黑人的政治覺悟又有進一步的提高。他們在
罷工中還提出了遷徙自由和自由進入達爾文市的要求。更值得注意的是,社
會進步人士組織了聲援他們罷工鬥爭的抗議活動。最有力地支援土著黑人鬥
爭的是澳大利亞共產黨。不僅保留區裡的土著黑人進行了反種族主義歧視的
鬥爭,教會區裡也發生了這樣的鬥爭。
與此同時,澳大利亞社會輿論界,甚至國際輿論也紛紛譴責澳大利亞政
府所推行的種族歧視政策,要求改變這種反動的政策。這時澳大利亞戰後經
濟建設極需勞動力,在這種形勢下,澳大利亞政府對土著黑人以及對其他少
數民族的政策做了一些改變。
第二節澳洲黑人的原始文化
一、土著人的語言
澳洲黑人的原始文化,首先表現在他們的語言上,他們的語言已經發展
到形成語言體系的高度,不僅有相當數量的詞根和詞彙,而且有了完整的語
法結構以及不同地區不同部落的方言,但尚無文字。
根據語言學家、天主教神甫施米特和現代澳大利亞語言學家卡佩爾的意
見,澳洲黑人語言可分三大類:南澳語、北澳語和塔斯馬尼亞語。施米特認
為南澳語分為:西南語族、中南語族、納林耶里語族、墨累河流域語族、維
多利亞語族、東南沿海語族、東部語族和中北大語族,等等。北澳各語族不
像南澳各語族那樣相近,故難於準確細分。卡佩爾確定了西北沿海地帶有兩
大相互不同的語族。
學者們對阿蘭達部落的語言歸屬問題尚在爭論,無定論。施米特認為應
歸屬北澳語言範疇,而有的學者卻根據阿蘭達部落的語言以母音結尾為由主
張把它劃歸於南澳語言。
從語言分類可以看出澳洲黑人語言十分龐雜,尚未形成全澳統一的語
言。這對於各部落間的交往帶來巨大困難。澳洲黑人通常採用三種辦法來解
決交往上的語言困難。第一種是透過婚姻關係引進別部落的婦女做義務“翻
譯”;第二種辦法是派本部落的青少年男子到另外的部落“留學”,學習語
言、風俗、習慣;第三種辦法是手勢語言。語言分類如此繁雜反映了澳洲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