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械耐炔烤植扛�茫�淶帽冉隙蹋��筇迥Q��罄吹拿魘狡酵釩該揮斜局噬系那�稹�
我們可以比較一下各個時期的剔紅。以實物而論,早期的剔紅,也就是宋元時期的剔紅,紋樣都比較淺;元末明初的風格是紋樣加深;到了明清以後,剔得就比較深了。從工藝角度上講,紋飾逐漸加深就是加深製作難度,提高質量要求。要知道,一個產品最早期的雛形往往都是比較簡陋的。比如早期的汽車,就是一個代步工具。一百年前的那種老爺車,甚至跟三輪車差不多,人坐在上面是露天的。但一百年的發展使汽車變得極為複雜,變出很多分類。今天的汽車已經變成非常複雜的一個機械裝置,具有多種功能。那麼,中國歷史上的這些工藝品也具備這些逐漸進化的特徵。所以早期的剔紅紋樣都比較薄,後來越變越厚。變厚就增加了工藝難度,增加了成本,賣得就非常貴。
迄今為止,古代漆器在國際市場上的最高價是多少呢?2001年,在香港佳士得春季拍賣中有一個牡丹紋的剔紅盒子,賣了1287萬元人民幣,這是目前的一個紀錄。一個漆盒子賣到這個價錢,今人想起來都覺得很神奇。古人留下這麼一個盒子,居然值兩座別墅。到了2004年,香港蘇富比秋季拍賣中有一個雲龍紋的剔紅盒子,也賣了1194萬元人民幣。這兩件剔紅的漆器都是明朝永樂時期的。我在講《陶瓷篇》青花瓷時講過,永樂一直到宣德時期,明朝跨越了建國初期的困境,國力開始增強,此時的工藝品也表明國家的國力。從小看大,從微觀看宏觀,就是這個道理。永樂的剔紅盒子得到現在國際市場確認的一個價格,可以看到當時中國呈現出一個多麼強盛的狀態。
【打磨秘訣】
從明代到清代,剔紅的風格有所演變。明代的剔紅刀法圓潤,圖案均衡,注意磨工。第一撥工匠把紋樣全部剔好以後,擱在那兒晾乾,等徹底乾透以後,第二撥工匠要衝上去打磨。打磨非常費工費時,而且是非常難的一門技術。你可能不服,打磨有什麼難的啊,拿張砂紙磨一磨就完了唄!問題是古代沒有砂紙,古人拿什麼打磨呢?我可以告訴大家一種最簡單的打磨方式。當時有一種草叫銼草,這種草現在也生長,但我們不使用了。銼草有點兒像細蘆葦,一沾水馬上就變得很扎,你拿手摸的時候很刺手。工匠就手拿銼草,在剔紅表面。過去打磨的方向跟今天不一樣,今天一般是拿著砂紙橫向來回摩擦,但古代是縱向摩擦,這是很多人不知道的。
今天面臨工具的改變,思維的改變,不知道古人是怎麼去做的,所以達不到古人的要求。我們拿砂紙磨東西,磨得很簡單,差不多就得了。但古人用銼草磨東西可以磨到根部,而且要求一定要磨到所有的根部。這一點,砂紙是做不到的,必須是銼草。
到了清代,就不像明代那麼注重磨工。不但不重視,有時還認為雕刻過的東西不經打磨,會顯得另有一番風韻。打磨過的東西是有折光的,看起來非常溫潤;不經打磨的東西就不折光,看起來圖案會更清晰,各有各的好處。所以,清代以後的很多漆器就不大過度地去打磨了。
【一字斷代】
20世紀80年代末的時候,我在上海買過一堂紫檀框的剔紅屏風。買這個屏風的時候,所有人都看不准它的年代,有朋友跟我說:〃這屏風弄不好是新工藝品。〃為什麼大家不看好呢?因為那個屏風的品相非常好,紫檀框,主題圖案是剔紅山水,非常精細,帶有詩文。但我仔細看過以後,覺得這東西一定是乾隆當年的,它上面有證據,而我們卻忽視了。
對中國文字有所瞭解的人一定知道文字的使用年段,今天使用的字是簡化字,但大家不要認為簡化字只有今天使,有的簡化字在歷史上早就出現並使用了。除了簡化字,歷史上還有很多繁體字、異體字等等。同樣一個字,有可能在這個時期是以繁體字出現,在那個時期是以異體字出現。有可能是長時間使用,也有可能僅在極短暫的時間裡使用。
我買的剔紅屏風上面有這樣一副對聯:
道德神仙增榮益壽
福祿驩喜長樂永康
這裡面有一個〃驩〃字,這個字不常用,《康熙字典》上能查到,就是〃歡〃字的異體字。這個〃驩〃字,就讓我知道了屏風的準確年代。為什麼呢?因為建國以後的所有工藝品上都不再寫這個字。從50年代到70年代,剔紅一直是外貿商品,是給外國人做的,這種廢棄的文字不會使用。即便是要寫〃歡〃的繁體字,也是常見的〃歡〃。
這件事說明什麼問題呢?在文物鑑定中不可以自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