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 (第2/4頁)
換裁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農夫無田則飢,商賈無財則貧,人
主失人心則亡。此必然之理,不可逭之災也。其為可
畏,從古以然。
倩楚停奏,箏聲平息。書房內響徹蘇軾的誦語和筆墨落紙沙沙的作響聲。倩楚驚歎,這哪裡是奏表?分明是詩!孟子所謂的“君權民授”之義,被蘇子瞻借用自然造化之理說透了!蘇子瞻啊,似你這般以理喻義、以物喻義的諫奏,君王會被說服的。
蘇軾的筆鋒此時直指那個“制置三司條例司”:
今者無故又創一司,號日製置三司條例。使六七
少年日夜講求於內,使者四十餘輩,分行營幹於外,造
端宏大,民實驚疑,創法新奇,吏皆惶惑夫制置
三司條例司,求利之名也。六七少年與使者四十餘輩,
求利之器也。驅鷹犬而赴林藪,語人曰:“我非獵也”,
不如放鷹犬而獸自馴。操網罟而入江湖,語人曰:“我
非漁也”,不如捐網罟而人自信
歌伎倩楚大駭:蘇子瞻啊,鋒芒太露,禍之源也,你“口無遮攔”的老毛病又發了!
蘇軾似乎不是在筆行紙上,而是託著一顆心在訴諸世人。他就“青苗法”之弊向皇上直接質詢:
青苗放錢,自昔有禁。今陛下始立成法,每歲常
行,雖雲不許抑配,而數世之後,暴君汗吏,陛下能
保之與?孟子有言:“其進銳者其退速”,若有始
有卒,自可徐徐,十年之後,何事不立。孔子曰:“欲
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使孔子而非聖人,則
此言亦不可用?今朝廷之意,好動而惡靜,好同
而惡異,指趣所在,誰敢不從?臣恐陛下赤子,自此
無寧歲矣
問得有理,問得痛快,問得瞻前顧後,問得驚心動魄!蘇子瞻,你好大的膽子,竟然教訓起皇帝來了!歌伎倩楚嚇傻了,瞪著一雙驚恐的眼睛,望著氣宇軒昂的蘇軾。
蘇軾突然擲筆於案,徐徐舒氣,張起雙臂站起,驀然發覺箏聲緲無,歌位倩楚正果望著自己,不勝驚訝,旋而記起了自己的所在所為,欣然問道:
“你也在聽?”
倩楚點頭:
“雷滾九天,不能不聽。”
蘇軾笑了:
“有何高見?”
倩楚苦笑:
“雷聲迅厲,驚動鬼神。只怕鬼魂肆虐,神靈震怒啊!”
蘇軾慘然一笑,說:
“食中有蠅,吐之乃已。神鬼之事,顧不得了!”
歌伎倩楚搖搖頭,又伏下身去,猛力撥起琴絃,箏聲又昂然鳴響。
此刻,在司馬府邸的臥室裡,司馬光經過反覆的思考,決意拒絕劉攽“辭職求安”的建議。他是忠於皇帝的臣子,他仍保持著古代士大夫屈原、賈誼一類人物的自尊。他對皇上的迷誤有著屈原、賈誼那樣的不滿,但也同樣繼承了屈原、賈誼那種不願舍此而去的愛。“辭職”作為一種規勸帝王的方式,他樂於採用,但作為一種退卻求安的辦法,他不屑一為。他決定走“雖九死而其猶未悔”的道路,以保全自己人格的完美。於是,他坦然一笑,詢問劉攽:
“貢父,你知孔門子夏之為人否?”
子夏,姓卜名商,是孔子門下七十二弟子中的文學家。其人家境貧寒,衣若懸鶉,全身都是補丁,但極有志氣,不為官位屈其志。劉攽當然是知道的。司馬光此語一出,他便明白自己提出的“辭職求安”之策已被朋友拒絕,傷情失色,著實為司馬光的安危擔心了。
司馬光神情肅穆地說:
“子夏有幾句話說得很好:‘諸侯之驕我者,吾不為臣;大夫之驕我者,吾不復見’。為人總是要有一點骨氣的!古人‘食無魚、出無車’的嘆息,非為果腹走馬,實為其不可苟且之志。光感謝貢父‘辭職求安’之策,但此時罪名臨頭,誅罰在即,光不敢因苟安而遵行。請貢父鑑諒。”
劉攽神情沉重地說:
“司馬公高風亮節,劉攽拜服。現時,君實處境險惡,親朋憂心,今後何以自處?劉攽心神亂矣!”
司馬光拍案立起,神情愴然;
“屈子有教:‘黃鐘譭棄,瓦釜雷鳴,讒人高張,賢人無名,吁嗟默默兮,誰知吾之廉貞?’為了大宋不朽之業,光將再呈奏表,彈劾介甫!”
劉攽大驚。
司馬光激情難捺,仰天而訴,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