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倒一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以學識和遠見,將無事不可為了。
第五章 新文化運動的發源地—北大
一九一六年十月間,我經上海第一次到達北京。
作為首都的北京,規模宏偉,氣象萬千。天安門、紫禁城、中南海、天壇,和許多巍巍
的宮殿大廟、王公府邸、紅牆綠瓦、雕龍繪鳳,不愧為舊式建築藝術的結晶,卻也標誌出帝
王時代的景象。每月初一、十五,許多坐著轎車、戴著大紅頂子的過氣王公大臣,依舊待漏
神武門,向遜清皇帝溥儀朝拜。旗人男女們相見時打千問安,洋車伕滿街叫喊著“老爺、太
太”。大商店對顧客恭敬迎送,氣派十足;這一切都是封建積習的殘存。
24/151
… Page 25…
《我的回憶》第一冊
東交民巷儼然是北京城內的一個特別區;其中使館、銀行、洋行等等大廈林立,四周築
有兵營,由各國軍隊分割槽把守,象徵著列強勢力在中國的地位.尤其是克林德碑矗立在哈德
門大街,不免使人觸目驚心,回憶起庚子義和團事變的慘痛往事。掛著中華民國招牌的總統
府、國務院、國會等機關,散設各處,保留著過去的衙門習氣,並沒有甚麼新氣象的表現。
北京確是五光十色,古今中外,漢滿蒙回藏的特色,各有陳列。如果說他是中國的縮影,卻
也不十分恰當;在我這個南方人看來,它究竟更富有北方的風趣和保守的色彩。
北京大學①靠近皇城,其旁還駐紮著粗獷武夫張勳的少數辮子軍。北大的前身是京師大
學堂,成立雖早,但裝置仍極簡陋。教授多是一些老八股、洋進士之類。其中著名的有拖著
長辮子的辜鴻銘,和以國學見重於時而為籌安會六君子之一的劉師培等人。同學們還多少有
一點以“舉人”“進士”自況,其中也有一些所謂風流名士的人物。學術在他們心目中不是
裝飾品,就是獵官工具。當時各地學校乃至北京城裡的其他一些學校,多少已流露出一些近
代的新風氣,而北大卻有點古色古香,特別守舊。
一九一六年秋,蔡元培先生就任北大校長,北大的風氣才為之一變。他注重提倡學術,
不聲不響的下工夫,一心一意想將古老的北大變成現代的最高學術機構。他加聘了許多新教
授,如提倡新文化的陳獨秀、胡適,文學家錢玄同、魯迅、沈尹默、沈兼士,社會主義者李
大釗,無政府主義者吳稚暉、李石曾,國民黨要人高君武、王寵惠等著名人物,先後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