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都讓我留字。
張鴻慶留過我的字,他是我未磕頭的老師。我求教他時,他在天津陳家溝子一個店裡做事,常年住店,也不知他有沒有家人。見不到他練武,只見著他賭錢。他非常聰明,這份聰明是練武修出來的。
形意拳練神不練力,有了神也就有了力。如何生神?要三頂三扣,張鴻慶坐在賭桌前也能養住神。前面說了,打拳時有不打出來的拳,練法是一閃念,在平時生活中也要時不時這麼閃閃——張鴻慶就這樣,但一般人不能學他,賭博亂性傷神,是習武者的一戒。
記得以前有篇文章說,形意拳講求悟性。如果說形意拳是岳飛傳下的,那麼祖師是三國姜維。姜維傳人周侗教出了岳飛,盧俊義,姜維後代教出了羅成的羅家槍。
姜維文武雙全,對諸葛亮說:“丞相,文我不如你,武你不如我。”諸葛亮就與他比大槍,結果姜維敗了。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賢者無所不能,一看就會,一會就精,若論三國武功,呂布、姜維都要次之,頭牌是諸葛亮——這是二十年前,《北京晚報》上的文章,依我看,它說對了,比武比的是悟性。
不能自悟自修,只會跟著師傅,今天聽個好東西,明天聽個好東西,好東西是聽不完的,這樣沒出路。大部分佛經都是阿難寫的,他跟著釋伽牟尼,今天聽個好東西,明天聽個好東西,結果釋伽一死,釋伽的徒弟裡,只有他一個人沒能成就。孔子誇他一個徒弟能舉一反三,不是誇誇就完,而是說:“舉一反三”是學會一個東西的唯一方法。
我已經老朽,望有悟性者能參此《象形術》,以書為師,便認識了薛顛。
一生傲岸苦不諧
沒有形意拳的基礎,而直接照書自學象形術,必然有許多困惑。而系統地講解形意拳,又不是雜誌的篇幅。薛顛當年以猴形聞名,猴形的第一變是猴蹲身,形意拳練法的起點也是猴蹲身,此次便披露這一式,希望能對自學象形術的讀者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形意拳的勁道叫翻浪勁,海浪反反覆覆,跌宕起伏。猴子一警惕,立刻縮身,危機一到,可向四方彈起。不懂得蹲身起身,就練不出翻浪勁,薛顛是在猴形裡出的功夫,他一米八幾的個子,一縮身一小團,所以別人說薛顛能把自己練沒了。
李存義不大教十二形,我們這一支如果沒有薛顛也就沒有十二形。從薛顛的角度講,劈拳起手勢、半步崩拳都是猴蹲身,這樣十二形就入了五行拳,其實這是五行拳該有的東西。但不特意講一下,自學者就不知重視。
翻浪勁要從“坐腰起腰”裡練出來,腰一坐膝蓋就蹲了,猴蹲身首先能將膝蓋練出來,沒有起伏哪有翻浪?手臂作出翻浪狀,這是假起伏,比武時沒用,遇上強手,一碰就沒。兩胯有翻浪狀,方是真起伏。不見形的勁的翻浪——這無從講,只能講有形的身的翻浪,無形的要從有形裡練出來。
形意拳的根本是敏感,有人上戰場殺得敏感了,有點風吹草動脖梗子就一激靈。但反應快了也還會捱打,因為這只是意識到了。驚脖梗子沒用,得驚尾椎子。反應是反應,反擊是反擊——這是許多人比武上不了檔次的原因,反應和反擊在一塊的法子,就是驚尾椎子。脖梗子驚了,還得準備動作,尾椎子驚了,自然就有動作發生。
能坐腰,就能驚尾椎。猴蹲身時要聚精會神、全身貫注,這兩個常用詞,就是至關重要的竅門。
在形上講,蹲身對渾身筋骨都有好處,但要是不動意,功夫練不成。蹲身時要讓肉體聯絡上精神。神不練,光肉練——尾椎是驚不了的。縮身、團氣、凝神、驚尾椎,這就是猴蹲身的精義了。
同樣,猴扇風也是要用神練,猴扇風沒什麼動作,就是兩手在耳朵旁扇扇,學猴形沒學到神,就會學出一身滑稽。
說形意拳難看也主要是有這個猴蹲身,練拳時,處處都有隻猴子蹲著,可想這一式的重要。猴蹲身之後,有張狂的招數。蹲身先練了膝蓋,所以猴蹲身一變,就是揚身膝擊,名猴掛印。這一蹲一揚,正如劈拳的一起一伏,也如崩拳的一緊一馳,只不過猴形放肆,劈崩含蓄。
猴掛印的下一變是“猴摘桃”,就是抓敵人臉,潑婦打架一般,這是為膝擊作掩護。不抬腿是立於不敗之地,抬了腿是兵行險道,得有收場、後撤的技倆。這連抓帶點,練著滑稽,打起來狼狽,但這一番亂七八糟,興許就亂中取了勝。比武時要懂得挑事端、找頭緒,無理取鬧一下,也許就亂了對方。
人在抬重物時,會用蹲身起身的方法抬,摔跤要用上腰胯方能勝人,一掄拳頭反而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