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 (第3/4頁)
交通工具類:滄海一葉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形式,因此儘管人類平等的原則曾由耶穌以博愛的名義予以宣佈,它實際上只侷限於成為類似以仁慈為主導思想的一種烏托邦,這個烏托邦同時包括和聯絡著上帝的愛與人類的愛。
從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以後,人類還需要取得一大進步,以便使新的哲學上的進展成為可能;同時從柏拉圖到耶穌-基督的一段歷史,人類跨出的這一步是在缺乏新的思想光輝
268
462第二部分 過去
和無其他理想的條件下實現的,正如上面所說,耶穌以後,人類還需要取得一大進步,才使新的哲學上的進展成為可能;同樣,從耶穌到十八世紀末和法國革命這段歷史,人類要跨出的這一步也是在缺乏新的思想光輝和無其他理想的條件下完成的。
就這樣,人類平等逐漸地、艱辛地、不停地從阻塞它的障。。。。
礙中出來了,而這障礙正如我在下面本著作的總的結論中馬上要說明的那樣,決不是其他什麼,正是等級階層。在摧毀與。。。。
家族有關的原始等級階層的同時,人類平等首先以個體的形式表現出來,並稱之為自由。
在摧毀繼原始等級階層之後的關。。
於國家、城鎮的等級階層同時,人類平等又以感情的色彩表現出來,並稱之為博愛。在摧毀或準備摧毀與封建制、所有制有關的第三種形式的等級階層同時,人類平等以另一種面貌表現出來,它既包括個人也包括他的同胞,而且把他們的利益集中在同一法權之中,這才最終稱之為平等。。。
我們就這樣在結束了對過去部分的研究以後,又回到了在本書開始時①心理學已為我們闡明瞭的結論上來。這就是人類本性的三方面:知覺、感情、認識,並相繼表現為自由、博愛、平等。
事實上,人類本性表達出三個不同概念的詞,雖然它們混合在生命的統一體之中:知覺、感情、認識。
生命的這三個方面產生人們隨意可以稱呼為權利或義務的三種需要:自由是對知覺的反應;博愛是對感情的反應;而平等是對認識的反應。
①見本書第一章。
269
第十三章562
這三種在世界上起作用的需要創造了人類歷史。所以歷史上出現三個時代。
自由相應於西方的童年,博愛相應於它的青年,而平等相應於它的壯年。
促使西方發展的一切事物,都是按照個體生命發展的規律而演變的。
那種與知覺生活相對應的自由的表現,非常明顯地相當於人的童年時期。正象詩人所說,孩子們熱愛他們的自由,但他們有意識地對別人毫無憐憫之心,尤其是缺乏承認別人的權利觀念,他們也不懂得別人的權利是怎麼一回事。
那種與感情生活相對應的博愛非常明顯地相當於人的青年時期。青年是愛情、友誼、熱忱的年齡。最後是平等,它與理智生活相對應,非常明顯地相當於人的壯年時期。
人類,如同單獨一個人一樣,連續不斷地經歷了這三個階段;最終將它們連線在一起。自由成為現代人的權利;博愛成為他的義務;而平等則是他的權利和義務賴以建立的一種學說。
歷史演變的終結,無論平等怎樣毫無組織,缺乏內容,平等總是靈魂的法則,各種法律的法律,它是一項法權,一項唯一的法權。
於是人類擁有三個不同的詞,雖然它們相互包涵在一起。
實際上,地球上要麼既不存在法權也不存在宗教,要麼今天連自由都無所謂了;——也不再有博愛;因為基督主義的博愛只能實現不平等和施捨而已了——也不再有平等:因為不能實現自由和博愛的平等,只能是虛幻的平等,它決不能滿足人類
270
62第二部分 過去
的本性,正象今天它所顯示的那樣。
如今的公式是完整的,它期待著一種解決辦法;它既是三位又是一體:自由——博愛——平等。
至於我們這些來自於過去的人們,又幾乎從流逝的現在中顯露出來,我們正面臨著將要實現這三個詞的未來。。。
271
結論或過去的普遍規律
第 一 章不平等的三種可能或等級階層
我長時期帶著痛苦和焦慮研究歷史,尋找過去的普遍規律,以便為我和他人從幾百年來明顯的混亂當中找到秩序,也為了以後不再產生如赫爾德①所講的那種靈魂錯亂:“我認識了多少這樣的人,他們在人類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