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是不進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劉申對他的不能完全信任和完全放心,由來已久,如果這次不痛下決心,一勞永逸地解決劉申,早早晚晚,和劉申之間的衝突將會爆發,而自己恐怕也很難得到一個善終。
眼看著劉申的寢宮就在眼前了,看著劉申書房裡的燈火通明,看著他宮殿屋角的飛簷,楊彪又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和你最後訣別時的談話。他想起你把倒滿的杯子拂落在地的動作和當時的神情,想起你對他的規勸。他在內心不由得有點發虛,原來,大將軍在那麼多年之前,就預見到了今天的情形,預見到了楊彪的想法和反應。他在心裡說:“對不起,大將軍。楊彪知道,當天你的那一番談話,處處都是為楊彪著想,為國家著想,為君上著想,你的一番苦心,感昭日月,但是,楊彪始終和你不同,楊彪不是出身豪門士族,在貴族階層中沒有你那麼深厚的影響力根基,楊彪也沒有一個美貌如花的妹妹,嫁給皇帝,成為皇帝最寵愛的女人,楊彪更不是漢軍的創立者,與漢軍之間,只有共同浴血的情誼,沒有血肉相連的親情。楊彪的實力,還不足以讓漢軍全體將士生死追隨,還不足以抵擋君王對楊彪的明升暗降或者連根拔除。楊彪的確沒有你那樣的膽魄和自信,不像你那樣,可以成竹在胸地等待君王先負義動手,再行應對,楊彪必須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才能自我保全。只能有悖你的臨終囑託了。”
楊彪又在內心自我辯解說:“好在我並沒有不臣之心,並不想要對劉氏家族斬盡殺絕,取而代之,自己絕對沒有稱帝篡位的想法,如果皇九子對軍隊倚重,肯乖乖聽話,不觸動軍隊的利益,軍隊將會堅定擁護他,做一個像劉申那麼能幹賢明的君主,繼續保衛大將軍生前留下來的太平局面。想來,大將軍在九泉之下,也能夠體諒楊彪的苦衷,能夠原諒楊彪今日的行動。楊彪並非一個犯上作亂的小人,事到如今,都是君心難測,迫不得已。”
在這樣一番糾結纏繞的內心活動之後,內侍官停下了腳步。楊彪從自己的心思中驚醒過來,發現自己已經登上了劉申書房的臺階,站在了他將要廢黜的君王的門前。
他把內心翻滾湧動的各種雜念亂想強行壓制了下去,穩定了一下心神,整理了一下身上的朝服,調整了一下臉上的表情,鼓起勇氣,大聲稟報:“臣楊彪,奉旨進宮奏事,求皇帝接見。”
說著,他便面對劉申書房的大門,恭恭敬敬地跪拜了下去。(未完待續。)
第四百七十五章 楊彪叛亂(2)
(一)
楊彪和劉申彼此面對著。
自從上次楊彪從北線凱旋以來,君臣間再也沒有單獨面對過,彼此之間都已經很久沒有端詳過對方了。
那時候,距離中國最強盛的時代並不遙遠,朝堂的風氣和君臣間的關係還是很健康的,沒有後來那樣的森嚴等級。君臣議事時,臣子並不需要一直跪在地上,或者是站立在臺階之下,更不需要趴伏在地上回話。君臣之間,往往可以相對平等地坐而論道。
劉申邀請楊彪在他的對面坐下。內侍小心地給楊彪奉上今春上供的新茶。
茶碗的蓋子一開啟,頓時滿室盈香,空氣中充滿了春日江南的氣息。
楊彪的腦子裡不由得再次浮現出和你在北線大本營最後話別的情形。你的身影出現在裊裊上升的茶水的霧氣中。楊彪再次感到一陣內心的悸動。他暗自咬了咬牙根,強行把有關你的念頭摁入記憶的湖底。
劉申隔著嫋嫋白汽,看著楊彪臉上的微妙表情。
君臣默默地各自品了一口茶。
劉申說:“大將軍此來是想要就裁軍事宜,給我一些好的建議嗎?”
楊彪說:“不敢。陛下對裁軍這樣重大的事情,一定是謀定而後動的,想來對於如何施行,都已經成竹在胸了。臣治軍多年,對軍隊的情況還是略有一些瞭解,若陛下有所諮詢,臣願意為陛下提供一些情況,供陛下參考。”
劉申疲倦地笑了一下,說:“大將軍和我知交多年,是漢軍的最高統帥,有關裁軍這樣重大的事情,我沒有聽過大將軍的意見,怎麼敢輕舉妄動呢。早就想延請大將軍過來單獨請教了,只是,我對此事尚未下定決心,恐怕過早宣召大將軍入宮議事,外界會以為我已經下了決斷,轉為逢迎君上,我就再也聽不到多少暢所欲言的中允客觀之論作為參考了。故而延遲至今。箇中緣由,還望大將軍體會,某絕對沒有輕忽大將軍意見的想法。”
楊彪起立拱手道:“陛下言重。臣雖然蒙陛下洪恩,做了漢軍的統領,但漢軍始終是陛下的漢軍,我們或戰或和,都唯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