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古樹歷經風霜雨雪的磨練生成了現在的“殘疾”樣子,卻顯露出另樣的美,讓人從裸露的殘枝、折幹,不尚健全的“肢體”裡解讀出難以言狀的感動,有關於壯麗、悽美、孤傲的各種美好聯想,相互間在實現著一種人所祟尚的有關於生命本質的對話。一棵棵參天古樹靜寂地在這塊土地上度過了日日月月、年年歲歲,它存在的理由是因其與人與土地有著千絲萬縷的難以言狀的情感。手撫摸著樹皮剝落、長有多處的凸凹樹瘤,望著足有兩人圍攏不下粗狀古樹幹的劉曉,此刻彷彿在回放歷史的記憶,眼前、腦中只有見過的,想象出的各式樣或扭曲或折斷或磨損的跌枝、枯乾、勁根……
在雄偉壯觀的正殿前有寬闊幽靜巨樹遮蔽的庭院,餘老今天顯得像有些心思的不安寧,應付禮貌似隨著孫伯華走馬觀花地四下看看走走,在進入前殿東西兩側牆上的壁畫前,他駐足觀賞,很專注地著品味著大殿牆壁“哼”“哈”二將年代久遠的彩繪畫,他是在等候因第一次見如此壯麗的歷史奇觀,為之驚歎而冥想的劉曉。昨天劉曉的出言不慎與自己的出言不遜,讓他好生不悅。整個晚上少言寡語的,其中有對劉曉的埋怨,也有自己欠師道的自責,他一直在尋著機會向劉曉表白一下自己的所思所想。同樣心存內疚的劉曉見狀立即知趣地趕上前,湊上去搭訕道:“餘老,這是哪個朝代的呀?”餘老頭也不回地:“介紹上說是明代的。”“那很有價值了,幾百年的歷史。”劉曉試探地。餘老迴轉身認真地面對劉曉,用手指點牆上有些油彩剝落的壁畫說:“這壁畫都是當時的匠人之作,你看製作得多有氣勢,多細膩,你只從他的口型就可以分辨出誰是“哼”,誰是“哈”了。可是就歷史再長卻也沒有現在拍賣會上的名人字畫有收藏價值。壁畫除了是真跡,是歷史文物其他的就是沒什麼了,就比如敦煌壁畫,神像、飛天,空前的藝術想象力,高超的彩繪技藝,歷史價值。原因是自宋代以來,由於皇帝好畫畫書法,從那時起中國的“畫論”強調的是個人天賦而輕視技藝傳承,也因此輕視專業畫工,畫師,對藝術創作講究“必在生知”的天生氣韻,講表現畫家個性和繪畫人的全面藝術修養和身份,即“非高人逸才不能辨”的出身。這,這有些象我們今天傳統盆景的境況,現在各地流行創作自然式風格的傾向,造成各個地方的流派創作規模都在不同程度地萎縮,盲目追風創作自然型,我看在創作技法上並沒有什麼章法更談不上什麼流派、風格的傳承。讓我說,就是太率性,太個人化的創作,跟現在有些文藝評論所說的第六代電影導演的所謂藝術片電影似的,內容和風格都很“另類”,有過於強調他導演個人好惡之嫌的感受了,而忽視了廣大的受眾面,忽視了大眾群體的電影審美欣賞習慣。說真的,就藝術創新,風格追求這二者而言,盆景與壁畫還真有著相同相似之處。盆景現在追求新異成風,而忽視基本的章法。現在各型別、各層次的盆景、園藝展覽,展評,也是對傳統造型的地方流派盆景都己經沒有從前那樣受重視,而且在市場上傳統樹樁造景雖然費工費力,還賣不出過去的好價錢,這就打擊了花農,造成製作傳統式樣盆景的人就越來越少了”。餘老慷慨陣言的內中,更有盆景世家的傳統意識在作祟,捍衛文化傳承的脈絡;也有為自己崇拜的父親一生為畫匠,畫出了京城各名勝古蹟彩畫被人們讚譽,終不知父親姓氏大名。那些在宣紙上潑墨揮毫的人,可以“洛陽紙貴”身價倍增地名利雙收,只因父親是古建畫匠的身份,餘老心懷不平。
餘啟明這一番講予劉曉的話,也是他借題發揮地大書特書自己內心的感慨。同為彩繪匠人的父親,雖說舊時是吃的是民國政府薪水,解放後仍是古建技師拿著較工廠工人高出許多的高工資,論畫藝他以父親為驕傲,卻也為歷史感慨,今天讓他有了一吐真情的機會。劉曉誠懇地聽著卻不由地搖著頭,當他看餘老臉上有些慍怒氣色,才意識到自己表達情緒的失態表現,連忙解釋道:“餘老,是這樣,我剛剛看到山裡古樹的蒼勁勢態,才明白盆景創作出的舍利幹、神枝之類確是山野間古樹的自然狀態。所以,我不認為第六代導演僅僅是強調他個人的感受和極端個人情感的渲洩,我想他們可能是少見識,缺少社會經歷也是很重要的原因,就像我的經歷一樣,從小由家門到校門又到單位門的,頂多是上大學時軍訓出個遠門,也就是沒有什麼太豐富複雜的生活,這樣的生活閱歷,你讓他去表現大題材,表現舊時豐富細膩的情節,他哪能駕馭得了?您說呢?”
聽到這裡,餘老這才明白自己剛剛誤以為劉曉的搖頭,為不贊同自己觀點的誤會,他望著劉曉專注的一副渴望求知的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