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 (第2/4頁)
鼕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有組織、有管理——即使其目的是為了理性冷靜地殺人,是為了用最有效率的方式毀滅人命,依然需要組織管理,像德國納粹的死亡集中營那樣。總而言之,總體戰可說是人類所知規模最為龐大的產業,需要眾人有意識地去組織、去管理。
這種現象,也引起了前所未見的新課題。自從17世紀政府接管永久部隊(常備軍),不再向戰爭販子租用兵力以來,軍事已經變成政府的職責。事實上,軍隊與作戰,很快就變成一種“產業”,或所謂的經濟聯合,規模遠比私有產業大得多。因此19世紀工業時代興起的大規模民間產業,如像鐵道及港口的興建工程往往需要借重軍方的專業及管理人才。政府各個部門,幾乎都投入武器及各種戰爭物資的生產。一直到19世紀末期,才逐漸由政府與專業的民間軍火工業合作,形成某種共生的產業聯合,尤以一些需要高科技的部門為最,如大炮及海軍裝備的研究生產,等等。這就是現在我們大家都知道的所謂“軍事工業聯合”的前身(見《帝國的年代》第十三章)。不過從法國大革命時期一直到1914年之間,每有戰爭,除了某些工業難免受到波及之外——比方說農業就得擴大生產供應軍衣——基本上,戰時經濟也只是平時經濟的擴充套件而已(所謂一切“照常營業”)。
政府方面主要著眼於財政上的考慮:如何應付戰爭的支出。該靠貸款,還是直接徵稅呢?不論貸款還是徵稅,又該怎麼做才好?在籌措經費掛帥之下,國庫或財政單位自然就變成了戰時經濟真正的司令官。第一次世界大戰一打就是這麼久,遠遠超過政府當初預期;人員軍火消耗如此驚人,“照常營業”的如意算盤當然打不下去,財政官員也無力繼續主導了。政客不計代價一心只想謀勝,國庫人員只有大搖其頭(年輕的凱恩斯當時即在英國國庫任職)。凱恩斯等人的看法自然沒有錯,英國實在力不足負兩次大戰的重擔,該國經濟也因此受到長遠的負面影響。然而,如果現代式的大戰實在無可迴避,大家就應該對成本、生產——甚至整個經濟——好好地仔細籌劃管理不可。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政府一面打,一面才學到這方面的經驗。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由於事先仔細研究過上次大戰得來的教訓,於是一開始,大家就學乖了。可是現代戰爭打到一個地步,政府必須全面接管經濟,各種計劃及物資的分配也必須極為詳密具體(跟平時的經濟機制完全兩樣)。雖說政府已有戰時經濟的心理準備,但直到好一陣子之後,眾人才慢慢體會其中深入的程度。第二次世界大戰初起,各國之中,只有蘇聯和納粹德國擁有某種程度具體控制經濟活動的方式。這自然是因為蘇聯的計劃經濟,多少師法德國在1914~1918年期間實行的戰時計劃經濟(見第十三章)。至於其他國家,尤其是英美兩國,這方面的組織渠道根本就不存在。
第一章 全面戰爭的年代(16)
奇怪的是,儘管德國有開明專制官僚行政系統的傳統及理論基礎,兩次總體大戰打下來,在政府主導的戰時經濟上面,德國的表現卻還不及西方民主國家——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英法兩國,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英美兩國(有關蘇聯式的計劃,詳見第十三章)。其中原因到底何在,我們只能臆測,不過優劣事實俱在,卻不容人置疑。德國方面,在動員物資全面支援戰爭上的組織力、效率都不行——不過一開始,德國原打算速戰速決,自然不需要全面性的動員——對於平民經濟需要的照顧也不夠周全。相反,僥倖活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英法兩國人民,戰後的情況卻遠比戰前要好上一些,就算感覺上比較窮苦,英國工人的實際收入反而增加了。可是德國人卻較前飢貧,實際工資也較前為低。至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數字比較難對照,尤其因為:第一,法國一下子就投降了;第二,美國比大家都富有,所受的壓力也小得多;第三,蘇聯則比較貧困,壓力則大得太多。基本上,德國的戰時經濟,等於有全歐洲供其剝削利用。但到戰事完畢,德國各方面的實質損失卻遠超過西方其他交戰國家。大致總合一下,英國的財力雖然比較差,到了1943年,平民消費甚至降低了20%以上。及至最後大戰結束,英國老百姓的伙食和健康卻比別人都好,這都多虧該國戰時經濟能夠有系統、有計劃地公平分配整體資源,不致過度犧牲社會中任何一部分。德國的做法剛好相反,完全基於不平等的原則。德國不但全力剝削它佔領下的歐洲人力資源,對非本族更視為劣等民族。極端到——比方對波蘭人、俄國人,還有猶太人——甚至根本把他們當作隨時可以犧牲,生命如草芥的奴工。到1944年時,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