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絳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太一樣。一是孕期身體貯存了太多的水分;分娩後雌激素、孕激素快速消退;使得這些多餘的水分不能繼續滯留。二是產婦氣血虛;衛表不固(中醫名詞;簡單理解就是護衛肌表、抵禦外邪的能力虛弱、不穩固;容易感冒、自汗、怕風等)造成的虛汗。所以汗液通常不會像平時運動後;或者熱出汗那樣有鹹味且氣味重;因此日常只需要勤換貼身衣物;或者後背墊汗巾就可以了。
實在覺得難受的;特別是夏天的產婦;要忍一個月不得洗浴也著實痛苦。這裡有個變通的方法;就是用生薑或艾葉煮水來擦拭身體(包括頭皮)。姜和艾葉都有溫陽、散寒、斂溼的功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止寒溼之氣入體。但擦身的時候要特別注意:毛巾要擰乾一些;減少溼氣;浴室要密閉保暖(保暖即可;無須熱如蒸桑拿;那樣會令產婦消耗過大);以防風寒;擦澡後換上乾淨的衣服;關閉取暖裝置(冬天);或把門窗開一絲小縫散熱(夏天);等待全身發熱的情況自然消退;室內外溫度也逐漸趨於一致;再開啟浴室門出去;這樣就能最大程度避免著涼。
四、惡露
產婦分娩後;隨著子宮內膜的脫落和修復;壞死的蛻膜、子宮內血液及黏液混合在一起經蔭。道流出;稱為惡露。透過觀察惡露的質、量、顏色和氣味的變化;以及注意子宮復舊(指子宮恢復到以前的大小)狀況;可以瞭解子宮恢復是否正常。正常的惡露有血腥味;但不臭。根據顏色的變化;惡露分為三個期:
1。產後第一週;量較多;含有大量的血液和壞死的蛻膜組織;顏色鮮紅;為血性惡露期。血性惡露持續3天后;顏色會逐漸變淡;向漿液性惡露轉化。
2。產後第二週;惡露中的血液成分減少;色淡紅;為漿液性惡露期。
3。產後第三週;惡露中不再含有血液;呈黏稠狀;且色澤較白;稱為白色惡露期。
一般在產後3周左右;惡露就應該乾淨了;但有的人會持續4到6周甚至更長。一種情況是剖宮產;惡露期會比順產更長;另一種情況是“月子”期間養護不當(具體可參考後文“產奶量”)。如果分娩兩週後;惡露仍然為血性;量多;則為異常;要引起重視;檢討養護方法是否有誤。但如果同時還伴有惡臭味;時有爛肉樣或胎膜樣物排出;且子宮復舊差;可能說明子宮內殘留有胎盤或胎膜;有大出血的危險;需要儘快就醫。
1。通常惡露超過三週還淋漓不盡的;就稱為“惡露不淨”或者“惡露不盡”。原因大致有這三種:氣虛、血瘀或血熱。氣虛:產婦原本就氣血不足;分娩時又失血耗氣;產後如果過早操勞則容易導致脾氣虧虛;不能統血;氣虛不能攝血;因而惡露不絕。
2。血瘀:血瘀則惡露排出不暢;拉長惡露期。有三種情況可導致血瘀:A。產後胞脈(分佈在子宮上的脈絡)空虛;如果進食寒涼或者洗澡不慎等;易招致寒邪乘虛而入;導致血為寒凝;B。產後抑鬱氣滯;導致血行不暢;C。子宮內有胎盤或胎膜殘留;造成瘀血內阻。
3。血熱:血熱則導致血行加速;傷口不易癒合;造成出血不止。這幾種情況會導致血熱:A。分娩時大量失血;陰液耗損;導致產婦陰虛而生內熱;B。產後太早進補;辛熱溫燥類的食物過量;C。由於擔心產婦著涼而過度保暖導致熱邪;D。產婦睡眠不足、焦慮或情緒急躁易怒;則導致肝鬱化熱等。
從上述導致惡露不淨的幾種情形;也可以看出;正確坐月子和家人的理解與支援;對產婦的康復有多麼重要。
寶寶出生了;全家歡慶;從此也開始了手忙腳亂的日子。孩子的吃喝拉撒睡;哪一個環節出現狀況都可能讓新爸爸媽媽、新爺爺奶奶們如臨大敵。民以食為天;咱們就先從餵養說起吧。
第7節。
第三章
第三章餵養寶寶
第一節哺乳
前乳和後乳——乳汁的分泌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哺乳時剛開始分泌的乳汁會顯得比較清稀透明;稱為“前乳”;隨後;乳汁變得比較濃稠;顏色呈白色或淡黃色;稱為“後乳”。
一、前乳
前乳的主要成分是:水、乳糖、蛋白質、少量脂肪和少量催產素。水——讓寶寶解渴;乳糖和少量脂肪——提供能量。其中乳糖特別重要;它不僅給寶寶補充熱量;還能促進大腦發育、促進鈣吸收和腸道乳酸菌的繁殖。但要注意;正是由於乳糖能促進腸道菌群的繁殖;因此它間接刺激和加快了胃腸蠕動;這是一些新生寶寶出現生理性腹瀉的原因之一。(另一個可能的原因是新生兒小腸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