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絳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唸的正確與否呢?實際上不管在國內還是國外;經歷了大手術的或大病初癒的病人;都不可能讓他馬上洗澡或者喝冷飲。同樣大量出血、身體虛弱;為什麼換成產婦就不當回事了呢?
所以我個人的觀點是;“月子”要“坐”;且必須明明白白地“坐”。
二、該按照什麼方式坐月子
全世界並非只有中國;很多國家地區的很多族裔;女人生孩子都有坐月子的傳統;只是可能叫法不同或者形式上差別比較大。坐月子的方式和禁忌之所以差別很大;除了文化傳承的區別;主要還是由於各地的氣候條件和物產不同;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地氣”不同造成的。所以無論你是外來的媳婦還是本地的女兒;在生產之前;你應當多諮詢身邊有經驗的老人;必須是當地人哦!瞭解一下當地傳統做法;不一定要全盤照搬;但那會很有參考價值;因為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你的體質形成於原有居住地的“地氣”;一旦離開;到了“地氣”不同的地方生活;原來的生活習慣堅持不變的話;就有可能水土不服了。
書要看;也可以參考;但是有坐月子習俗的國家和地區那麼多;一本書不可能全部涵蓋;所以不能不加思考地死讀書。曾有一段時間特別流行一套臺灣人坐月子的方法;不管南方北方;好多人奉為珍寶。可是臺灣地屬熱帶和亞熱帶氣候;潮溼悶熱是它的主要特點;日常飲食清淡偏涼;所以月子餐往往注重燥溼溫補。但北方乾燥;秋冬季節寒冷;因而當地人自古就愛吃燒烤等溫火的食品;體質本就偏熱;再學臺灣人大量用那些燥溼的食物和溫火的方法做月子餐顯然就不合適了。同樣;韓國人“坐月子”要喝海帶湯;但是到了中國南方沿海;人們卻認為海帶是寒性食品;是不可以給產婦吃的。完全相反的習慣說明了“地氣”不同造成的差別有多大。通常特別嚴格的禁忌和主張;都是千百年來人們經過實踐積累的經驗;不應無視。建議大家結合自己的體質特點和了解到的禁忌、主張;制訂一個適合自己的方案。更詳細的關於月子餐的討論;可參考後文“對泌乳有影響的食物”一節。
三、月子裡能不能洗澡
對於這個問題;首先得看你對“洗澡”如何定義。如果你指的是盆浴或淋浴;中醫是主張避免的;西醫則只是不提倡盆浴。二者闡述的角度不同;所以對一些問題的看法會截然相反。我並不完全排斥西醫;但我更是中醫的愛好者和捍衛者。中醫“治未病”的理念現在也越來越受到中外醫學界的重視。所以;以下我將努力以中醫的視角去分析。
產婦下元虧虛;就是虧虛在氣和血上。這裡有必要普及一下中醫的“氣”與“血”的概念。中醫“血”的概念與西醫相類似;但“氣”指的是構成生命和維持生命的基本能量、動力。“氣聚則生;氣散則亡”;所以氣是生命的精髓。“氣”與“血”相互依存;“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說的是:氣是人體的動力;血是這個動力的源泉。更詳細點解釋:血無氣的統帥和推動;就無法到達身體需要的地方;氣無血作為基礎;會渙散變成身體裡的邪火;如果血液大量流失;甚至會“氣脫陽亡”(例如產婦大出血)。
所以;大家可以明白一件事;產婦哪怕先前身體再強壯;經歷了懷孕和分娩;在氣血兩虧的情況下;生命質量已經大打折扣;甚至會處於危險的邊緣。因此拿正常、健康人日常生活的需求當作標準;來指導如何“坐月子”是非常可笑的。
女人懷孕時;所有關節肌腱都會逐漸鬆開;以利胎兒發育和分娩。洗澡的時候;全身毛孔張開;產後陽氣虛的身體很難抵禦寒溼。寒氣、溼氣一旦入體;很容易鑽進開放鬆弛的關節肌腱裡。但是這些關節肌腱在產後30~40天將很快重新收緊閉合;結果就把寒溼之氣給關在裡面了;日後就容易發生肢體痠痛等所謂的“月子病”。而月子裡洗頭更要命。中醫認為頭部是“諸陽之會”;起始於子宮的任
脈和衝脈最終都匯聚到此;所以頭部的保健會直接影響到子宮的恢復。用現代醫學的角度解釋:洗頭時;身體的血液會往頭部集中;子宮部位的血液迴圈就會受到影響;不利於惡露(產婦分娩後有2~3周的出血現象)的排出。同時頭部張開的毛孔也容易被寒氣溼氣侵入;即便你馬上使用電吹風;但是吹的過程中毛孔依然大開著;蒸發的水汽更容易侵入;更不用說這個時期本應忌風;會造成日後偏頭疼等毛病。有些地方的傳統;女人坐月子時要戴帽子;怕的就是頭部受風寒。所以月子裡不應該像平時那樣洗澡洗頭。
產婦會大量出汗;很不舒服怎麼辦呢?其實產婦出的汗與正常人出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