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白協議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憤怒,他們認為石獅在中國有著極其重要的象徵意義,代表權力和尊嚴,豐田廣告用石獅向霸道車敬禮、作揖,極不嚴肅;而且“霸道,你不得不尊敬”的廣告語太過霸氣,有商業征服之嫌,損傷了中華民族的感情。
一時間網友的聲音迅速擴大,媒體也立刻跟進報道此事。
顯然,近年來日本教科書事件,參拜靖國神社事件,遺留毒氣彈傷人事件等等,一再觸動中國人心裡的歷史傷痕,使相當多的中國人建立了敏感的心理底線,此次霸道汽車廣告事件,無疑擊穿了這條敏感的心理底線,以致引發各方的強烈反應。
隨後,豐田公司啟動危機公關程式,在各大媒體和主要網站上刊登道歉信,向中國人道歉,而新款霸道車的銷售,理所當然地遭遇了滑鐵盧。
與豐田公司相類似,日本立邦也釋出過一條名叫“龍篇”的油漆廣告,畫面上有一箇中國古典式的亭子,亭子的兩根立柱各盤著一條金龍,左邊的立柱色彩黯淡,但金龍緊緊地攀附在柱子上;而右邊的立柱因為塗了立邦漆,閃閃發光,金龍攀附不住,無奈地跌落到地上。
這條廣告由於龍的跌落,擊穿了自喻為龍的傳人的中國人的心理底線,也掀起軒然大波。這一事件除了廣告製作公司出面道歉外,日本立邦置身事外,並無任何宣告和解釋,但卻被作為策劃失敗的教訓,寫入大量商業文章和案例。
案例:華為的自殺事件與心理底線
華為在頻頻出現自殺事件前,是一家漂亮的高科技公司:員工薪酬好,企業效益增長快,與跨國公司在主流市場以主流產品競爭,毫不遜色,整個社會對它基本上是讚譽一片。
但眾多的自殺事件,使人們本能地意識到:華為已瀕臨底線。這才引起社會對華為的運作模式、企業文化開始反思。
心理學的存在分析理論認為:人的空虛感並不意味著一個人確實空虛,或沒有表現情感的潛能,而是由於人們感到自己既不能對外部事物加以控制,也無法對別人施加影響,無力改變我們周圍的世界,這種無力感誘使人產生強烈的失望感,於是便不得不放棄自己的要求和情感,久而久之,使人變得更加冷漠無情,陷入更深的空虛和孤獨之中。
任正非雖然在華為內部是至高無上的競底者,但他在大環境中,同樣是被競底者,他在2008年的感嘆,就明確地表達了自己的這種空虛感:“千萬不要以為自己能改變這個世界,其實我們才是幼稚可笑的,不要有太多幻想。”
第二章三、底線型別(24)
這種空虛感必然會帶來深刻的孤獨,人們越是想和別人建立聯絡來防止孤獨,反而越感到孤獨,環境的力量也會使人們抬不起頭來,因此人們不得不默默地承受痛苦,不得不假意奉迎,這樣就學會了如何“適應別人”、“適應環境”,學會了和那些並不真正喜歡和尊敬的人建立聯絡,但與此同時卻壓抑了自己的個體性和存在感,自己的內在潛能也得不到充分發揮。在這種情況下,必然會產生焦慮,焦慮到底線狀態,則會有絕望、輕生的情緒產生。
這種情結濃重到極限,就會產生自殺行為,而任正非多次坦言,自己常常有活不下去的感覺。
有知情者說:身處技術更新極快的IT業,同時又以“狼文化”為企業文化,華為公司內部管理非常嚴格,加班時間長、業績目標明確的管理特點給員工造成了極大的心理壓力。相比面對面交流和電話交流這兩種更為直接的溝通方式,大部分技術人員普遍更喜歡採用E…mail這種互動性比較差的溝通方式,從事技術工作的員工在與人溝通方面相對欠缺互動性,工作環境的壓力加上人際交流的阻礙,構成了華為員工沉重的枷鎖。
從簡單的報道來看,華為員工的自殺,大多是因為走到了心理底線:
2007年7月18日下午,年僅26歲的華為員工張銳,在深圳梅林某小區的樓道內自縊身亡。
當年4月,張銳應聘華為並被錄取。5月14日,張銳與華為簽訂了為期一年的勞動合同。對此,他很高興,還打電話告訴了父母。但張銳的興奮並沒有持續多長時間,和他住在一起的表弟首先感覺到了這種變化。表弟說幾天之後張銳就有些不高興,晚上經常失眠。他問張銳是否工作壓力比較大,張銳說表現不好就會被主管批評,還要經常加班。一個多月後,父母接到了兒子的電話。張銳表示,因為工作壓力比較大,他想不幹了,並徵求父母的意見。對此母親明確表示不同意。由於惦記著兒子,母親催促父親去深圳勸說孩子不要放棄這份工作。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