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點123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萬左右。綠營歲餉近千萬兩,總體耗費巨大。所謂“百年受養兵之累,應急無破寇之效”。清廷不能不傾全力於綠營軍的恢復與整頓。於是以勇營制度改造綠營而成的“練軍”,應運而生。練軍營制既不同於綠營,也不同於湘軍,其以軍為單位,將直隸綠營編為六軍(六鎮),共萬人,每軍2500人,設總統1員、文武翼長各1員,下分前後左右中五營;每營500人,設營管帶1員、幫帶1員,下分前後左右中五哨;每哨100人,設哨官1員,下分四隊;每隊25人,設隊長1人,下分五伍;每伍5人,內設伍長1人。其前後左右四哨馬步混編,第一、二、三隊為步隊,第四隊為馬隊;中哨則步炮混編,第一、二、三隊為炮隊,第四隊為步隊。可是面對西捻來襲,“練軍”依舊不能承擔拱衛重任,仍需調湘淮豫皖各勇營北上勤王。這樣一來,在設立練軍的同時,最終確立了“勇營留防”的政策。同治元年(1862年)七八月,淮軍將領劉銘傳奉調赴直隸提督任上,率淮軍勇營萬人駐近畿保衛京師。“勇營”,後稱“防軍”,便也合理合法地存續至清末。
19世紀中期太平天國與捻軍之後,李鴻章苦心經營、充當國防軍主力的,實際是不被清廷承認為國家正式經制軍隊、“留防”的“勇營”,後稱“防軍”。這樣一支相對於八旗綠營的新軍隊,保留了上述勇營的全部八條特點,除此之外還應加上一條,便是不斷裝備洋槍、洋炮等西式武器。李鴻章請英人戈登在淮軍中編練了一些洋槍隊和獨立炮隊,是為清廷採用新式軍械的開始。淮軍洋槍隊和獨立炮隊也是營的編制,將原來的小槍、刀矛改為洋槍,抬槍改為劈山炮。在鎮壓太平軍、捻軍的過程中,淮軍陸續改用洋槍。後來洋務運動時,又逐漸淘汰前膛槍,換用後膛槍。獨立炮兵營於同治二年(1863年)已組建6營,光緒初年又成立克虜伯炮隊19營。然淮軍原來編制基本未變,仍是每營4哨,每哨8棚,另加親兵6隊,僅將14人的抬槍隊改為12人的劈山炮隊。
袁世凱是出身於這支軍隊的第三代子弟,他的從軍以及在慶軍的作為,都反映出這支軍隊的上述特點;同時也反映出袁世凱作為出身於這支軍隊的第三代子弟,特有的練兵抓權意識和情結。
初到朝鮮時,袁世凱曾兩度向朝鮮官員提出由清方幫助朝鮮訓練一支軍隊的建議,並在朝方提出此項要求時,受吳長慶委派具體負責朝鮮親軍的訓練,後又負責朝鮮新成立的鎮撫營的訓練。袁世凱親手製定章程、制度,每日熱衷練兵不止。他對朝鮮軍的訓練,除了具有淮軍勇營特點外,更採用了德式操法、英美裝備。朝鮮國王李熙閱兵後大為讚賞,欲封袁世凱為全國陸軍大統領(總司令)。此事雖因李鴻章怕袁世凱過於招搖會引起國際反感而作罷,但袁世凱本人則由此積累了豐富的練兵經驗。
甲午戰爭,在聞清軍敗訊後,袁世凱連續致電盛宣懷,指出舊式軍隊遠遠不能適應近代戰爭的要求,建議亟練新軍,改革軍制、操法、裝備。他說:清“各軍皆不知槍炮”。天津運來的快炮沒有鞍套、馬匹及炮油,所配炮彈不足十分鐘之用,放炮時“門澀”,“一敗即棄”;士兵用槍“不瞄準星”,只知託平亂打,難以命中,“何能禦敵”?!又分析雙方優劣,“寇練兵純用西法,能習西式武器,用又內外協同,賞罰明,號令嚴,事權一,不惜費。我皆反之,且各軍敢戰者共計不過六七千人,分守各路,實嫌太單,恐愈戰愈糟,愈難結束”。向盛宣懷建議:如籌得有款,宜速請名教習,募學徒千人,教兵官認真講究西法,另改軍制。為將來計,此軍情絕非老軍務所能得手,槍炮全不知用,何能哉?他最後還毛遂自薦:如練新軍,“弟願任監督,必有以報”!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小站練兵(3)
袁世凱編練新軍的觀點十分明確和堅定。當時胡燏棻請他統領一軍,以策應各軍,他毫不含糊,回答道:凱須餉優械精,熟練一支,能操不潰之權,始敢措手,否則決不敢隨人奔潰!
袁世凱不僅透過盛宣懷、胡燏棻等人將他編練新軍的觀點轉呈、上達軍事統帥,而且多方活動,直接向上呼籲編練新軍。他多次致電欽差大臣劉坤一,提出整頓軍隊的建議。
甲午戰爭中陸軍的慘敗和北洋水師的全軍覆沒,使清朝上下痛切領略了外國堅船利炮、新式軍隊的厲害,看清了中國舊有軍隊的腐敗無能,感悟到必須迅速改革舊軍隊,編練新軍隊。光緒二十年(1894年),清廷開始著手籌建新式陸軍,選派青年出洋學習軍事;設立武備學堂;派長蘆鹽運使、廣西按察使胡燏棻編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