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逐步培養其自我依靠的意識。在這裡;不應將尋求讚許與尋求愛撫混同起來。為使孩子長大後襬脫需要得到讚許的心理;最好一開始從多方面給他以大量讚許。然而;如果孩子長大後;總覺得未經取得父母的許可便不知如何思維或行事;那麼自我懷疑的誤區種子已在其大腦紮根了。我們說尋求讚許的心理是一種自我挫敗性需要;是指孩子總是出於習慣根據媽媽或爸爸的意圖行事;而不是指孩子希望得到爸爸媽媽體貼入微的疼愛與喜歡。後者是一種完全正常的心理。
我們的文化傳統大都總是教育兒童去依賴他人;而不應過於相信自己的判斷。每件事都要問問爸爸媽媽。〃我吃什麼呢?〃〃什麼時候可以吃糖?〃〃可以吃幾塊糖?〃〃我可以同誰玩呢?〃〃什麼時候可以去玩?〃〃在哪兒玩?〃而媽媽會說;〃這是你的房間;但你要收拾好!衣服掛在鉤子上;被子要疊好;玩具放在盒子裡。〃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下面這類小對話也會進一步加強孩子的依賴性和尋求讚許心理:
〃瑪麗;你願意穿什麼就穿什麼吧。〃
〃媽媽;你看我穿這一身衣服好嗎?〃
〃唉呀;小寶貝;這不行!斜條花紋上衣跟圓點圖案的裙子不相配!快回去換條合適的上衣或裙子。〃
一星期之後。。。。。。
〃我應該穿什麼呢;媽媽?〃
〃我不是告訴過你嗎;隨便穿什麼都行。怎麼老要問我呢?〃
的確;為什麼呢。。。。。。
在食品店;售貨員問孩子;〃你想要塊巧克力嗎?〃孩子則看看媽媽;問道;〃我可以要塊巧克力嗎?〃他已經學會事事徵求父母的意見;甚至對於他是否可以要件小東西也是如此。從玩耍;吃飯;睡覺一直到交朋友和思考問題;幼兒在家庭裡很少受到自我依靠教育。這種情況的根源在於爸爸和媽媽在內心深處認為;孩子是屬於他們所有的。做父母的常常將孩子視為自己的財產;而不是幫助孩子去獨立思考;解決問題並由此而來建立起自信心。
紀伯倫在《先知》詩集中生動地談到被視為財產的孩子們:
你的孩子並不是你的孩子;
他們是生命之火的兒女。
他們透過你來到人世;但卻不是你的化身;
他們和你生活在一起;但卻並不屬於你。
事實上;父母親這種做法的影響反映在每一個〃具有依賴性〃的孩子身上。孩子每次吵架或打架幾乎都要由媽媽干預才會停止;她成了仲裁人;每當哥哥欺負妹妹時;她總是得向媽媽哭叫訴怨;媽媽得替孩子去思考;感受並採取行動。不要自己去克服困難;有爸爸媽媽呢。即使你有能力;也不要自己獨立做決定;首先應該聽取別人的意見。
兒童是不願意百依百順的。你或許會記得;在孩提時代;你希望自己思考問題;不希望依賴他人。當你三;四歲時;媽媽要是幫你穿衣服;你會說:〃我自己能穿。〃但你得到的答覆卻往往是;〃我來給你穿;我們可沒時間再磨蹭了〃;要不就是〃你還太小〃。要求獨立的火花;想獨立做人的願望在童年時期十分強烈;不過由於對爸爸媽媽的依賴性;你的這些火花總是一閃即逝。如果你非要獨立;社會就會不滿意;如果社會對你不滿意;你也必須對自己不滿意。你的父母就這樣出於好心;逐步培養你的依賴性和需要讚許的心理。做父母的都不希望孩子受到任何傷害;因而他們總是不讓孩子捲入任何危險中;然而;結果往往適得其反。如果一個人根本不懂得身處逆境(解決個人爭執;對付別人的侮辱;為榮譽而拼搏;自謀其生等)時如何依靠自己的思維與力量;就不可能獨立地生活。
在孩童時期;社會和家庭向你灌輸了許多尋求讚許的資訊;儘管你或許已經記不得這些資訊。各種〃聽爸爸媽媽話〃的資訊的確保證了你的安全與健康;但其他的資訊則是向你灌輸一種十分重要的意識;規矩的行為;為他人所讚許的行為。你本來是應該得到這種讚許的;但現在卻是在取悅他人之後才能得到。這裡的關鍵問題並不在於讚許與否;而在於應當不附帶任何條件地給孩子以大量讚許;而不是將讚許作為對孩子規矩行為的獎勵。在我們的社會里;絕不應當鼓勵孩子將自我價值與他人的讚許這二者混同起來。
當你離開家來到學校時;你又到了一個專門向你灌輸尋求讚許資訊的地方。做每件事之前都要徵得同意;不要過於相信自己的判斷:先向老師報告再去上廁所;坐在指定的位子上;犯錯受罰就得佔起來;不經允許就不能坐下。學校在各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