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種,卻是貌似激進,常以憤青自詡的。他們竟說:我們要報南京大屠殺之仇,應該搞東京大屠殺,把軍隊開過去,######全日本的婦女,讓日本這個民族從地球上徹底消失,如此方雪心頭之恨。對於說這種話的人,我只能說,你們就是地道的偽憤青,你們其實跟日本鬼子是沒有任何分別的。而且在現實中,只有你們才最容易###為法西斯主義的走狗。
說回東史郎,這個人雖然有所覺悟,卻沒有徹底覺悟。我必須直言:他的死不夠完美,他的死甚至看上去像是投機取巧。假設他發表了《東史郎日記》之後,寫完了懺悔錄之後,不是到處去鞠躬謝罪,不是到處去重複講演,而是默默剖腹自殺……那麼,他的悔過,才可以說真正具有了震撼的力度。他的血,將滌淨他生前的一切罪。他的靈魂將在天堂獲得永恆的寧靜。然而事實上,他的死法令我非常遺憾。我以為,並非畏死這麼簡單。
我的設計,果真是一種不近人情的苛求麼?
最後補充一個材料:2006年1月3日11時45分,東史郎因病卒於日本京都府,終年95歲。
**********************************************************************
附:《中華讀書報》1999年07月21日特別報道《記住東史郎》。
作者:張聖華 。 想看書來
英語!清政府!新儒林外史!
天熱。中暑。煩躁。想發洩。想喊冤。想罵街。想揍人。尤其想一口口濃痰吐在酒囊們的舌苔上然後強迫其狼吞虎嚥同時強裝笑顏。尤其想蒐集滿滿一本花名冊飯桶們的名單然後勒令其排隊砍腦殼並且山呼萬歲。
給添些伴奏,效果更佳:哄打鬨!一個冬烘!鼕鼕槍!東東槍!動強動搶動動槍!
佛說:恨從何處來?我答:恨從恨處來。
話糙理不糙。
配合題目,先鈔一點這年的新聞和舊聞:
清華大學美術教授陳丹青辭職,據傳原因是被錄取的研究生外語個個不俗,卻不會畫畫,沒法教。(聽說老陳想帶頭逃跑)
某北大學子大三時因自覺所學專業不對口,英語通不過,毅然放棄八年碩博連讀,重新參加高考,竟能再次考上北大自己心儀的專業,認為終於遂願。(聽說那孩子樂壞了)
某小女生驚世駭俗,膽敢在高考試卷中縫及主觀題處歷數當今教育模式弊端,欲得0分以醒世人。(聽說該寶貝兒代價十三分慘重)
還有好多一哭二鬧三上吊的死人失火逸事,來自五湖四海的視媒和聲媒,來不及鈔了。
放眼當代中國,不管你學什麼專業的大學生,都得外語賊好,不然就死活不給發學士學位,專業再優異也等於狗屁。
放眼當代中國,不管你考什麼專業的研究生,都得外語狂好,不然連研門都休想跨進半步,專業再優異也等於狗屎。
大學生中間常流傳這麼一種說法:中國人出的英語試卷,英國人也答不及格。
汗顏!天下仍儒林!滿眼皆范進!
驀然回首,十載文化革命歷遍浩劫,結局只相當於用砒霜治癌症,無盡血淚,痛到臨死,猶無異隔靴搔癢。“讀書無用論”之死灰正在復燃,欲成星火,二十一世紀的新生代開始努力詮釋著它。
於是,叛逆的猛士出於人間;他屹立著,洞見一切已改和現有的廢墟和荒墳,記得一切深廣和久遠的苦痛,正視一切重疊淤積的凝血,深知一切已死,方生,將生和未生。(魯迅語)
文化叛逆者重新估價世物,隊伍逐漸壯大,本是值得讚許的好事。年輕的作家、歌手、藝術家們紛紛展現自己的不同體驗,抵抗著、吶喊著,擺出個性、狂狷、不合作的姿態,目無權威,惡搞一切。捨得一身剮;敢把傳統拉下馬。但這支隊伍丹田氣質差勁,壯大之名到底只停留在感官刺激上。而況現實中除了極少數劍走偏鋒企圖一夜成名的燈男酒女,大多不過風吹草動,安敢果真苟同追隨叛逆偶像?因此新文化叛逆群體的領袖掌門勢單力弱,螳臂當車,便容易為敗壞勢力策反利用,敢破而不能立,遂淪落淺薄惡劣,甚至無知到連真仁義真道德也不管它三七二十一,滅了再說,還好意思沒命地到處吆喝。
於是,信仰被顛覆了,這種被顛覆往往比被證明更能傷人、殺人。但顛覆是紙老虎,狂妄而叛逆的孩子們憋著敵意與憧憬半推半就地披上了烙有泛殖民文化後遺症印記的皇帝新裝,不肯再做陳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