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 (第2/4頁)
希望之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足數十人,至於最終能夠登上峰頂的,則不過在十人之下。這條漫漫之路的結果,大概便是這樣的一種分配規律和比例吧,所以,有時想,人們有多少具備這樣的一種精神或信念去做他們的事情?這些事情中有多少是歸於人們某種一時的需求還是屬於他一生中的那個追求呢?
電子書 分享網站
兼愛天下勤而行之的墨子與國士屈原(6)
所以,論起屈原來,一個關於信念的話題便浮出了這些文字的表面。學堂老師們若以這樣的角度來解析屈原的詩抄時,便也可以帶領孩子們走上一條解讀上的捷徑了。
就在屈原死後二百年,有一個人以幾乎相似的情懷將這個孤獨沉江而亡的詩人記錄了下來,他以《屈原列傳》的體裁方式,將這位中國第一位偉大而孤獨的詩人與忠貞愛國者的生平事蹟細心錄入到了大漢國所編纂的宏篇正史之中,這個人,是中國另外一位偉大的史學家司馬遷。
在中國的中學生課本里,現在還有屈原所作的《九歌》中的《國殤》一篇,而自此之後,國殤便成為了一個經常在中國近代史中頻頻出現的一個字眼,用來紀念那些為國而遭受非正常命運並捐獻生命的志士仁人,而國殤產生的因由,則一如屈原本身的際遇一樣,有著國運不堪的深刻原因。一個幸福祥和而強盛的國家,又如何需要國殤呢?下面這一段,可以窺見到屈原的文采和他的個人視覺一端:
出不入兮往不返,平原忽兮路超遠。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
這裡的“出不入”與“往不返”,刻有屈原自己一味堅執性格印痕,也表達出他的愛國信念。相比起進進出出的人們而言,這種信念的力量是何其之大,同時也表明,在量子力學原理中由A至B的粒子運動軌跡裡,這樣的一顆粒子,便是以它自己的目標而行。而事實上,無論是就現實觀而言還是歷史觀來看,這個目標便沒有如詩人所想象的那樣達到,他自己最後的結果是自沉破身之大災大難。而這一點,詩人自己似乎已有所察覺甚至是完全清楚,所以,他以“終剛強兮不可凌”作為對這種“出不入”“往不返”的註釋。而且,更近一步,他相信神靈,相信魂魄的存在,也相信這種魂魄的英雄(中國民間長期以來將這種異域神靈的存在稱之為鬼)。這種精神,便是“雖九死而猶未悔”(這也是屈原的詩句)。
寫屈原的時候,寫得慢了。有朋友就問:你怎麼不寫屈原了?怎麼能不寫呢。這其間有許多工作穿插,而另外,則是因為在思考這個人與前面所述那些單純的思想理論者或是一個幫派的首領時究竟有怎樣的不同?為什麼我會在寫到這個人的過種裡自己也會出現至深的感動?這種感動在別處也有過,怎麼會在屈原身上有著如此的強烈?老子、莊子以小吏而從容論道,孔子以布衣施教,孟子以仁愛情懷普世,墨子則以敢為天下先而獲聲名,那麼屈原呢?在一箇中華文化大爆炸的開端,無數的思想者和他們魄麗的光芒之中,我為什麼要收下屬於這樣的一束?百折而不回,九死而未悔,是因為這樣的表達?抑或是這樣的一種精神?還是因為這樣的一個表達者最後的悲劇?是人們總偏愛悲劇中最後死去的那個不完全的英雄?
好了,說得遠了一些。作為文化的歷史,當每一種思想誕生的時候,我們都有必要對這種思想來作一番探索,以便知道我們今天的來路和曾經出現過的那些人們。屈原在秦將白起攻破楚國郢都的那一年(公元前278年),確信自己已無力迴天,抱國無望,於是投江自盡了,當地的人民聞知後,都自覺組織起來,駕舟集聚於江面,投入裹著糯米(稻米中最好的一種,富有餈糯口感,米粒細長柔嫩)的棕子,來紀念他。這是一件頗為奇特的事情:今天你若出現在都市大街上的任何一處,都不會有人關注,你在世界的任何一角去世,能夠來參加你的葬禮的也只會是你的親人和朋友同事。在2300年之前,一個人的死去應該是更加的寂寞,世界上不會有人知道你是誰(當年放逐他的王宮更加不願意聽到有關他的任何訊息),更何況你是一個被流逐邊遠的詩人!那些目不識丁的百姓們,平日過慣了節衣縮食的人們,怎麼會如此捨得撒棄他們的糧食,並隆重地為這樣的一個人而集聚,徘徊不去而久久不散呢?到這裡,我的眼睛就溼潤了。
兼愛天下勤而行之的墨子與國士屈原(7)
這樣的人還有另一個,那就是司馬遷。他是一個細心而沉靜的人,也是在青燈下孤獨發奮著寫歷史的一個人(這個人我會在後面由衷地向大家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