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是不進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了,就敢於居高臨下發表意見,一次一位領導批評一幅白描人物畫說:“這線條不夠飄逸。”這還真像內行的語言,純外行可說不出來。然而在真內行看來,又是十足的外行話。國畫線條,本身就分工筆和寫意兩大類,而傳統工筆線條,按描寫物像外形特徵要求有十餘種描法,就如山水畫描寫各種山石結構有十餘種皴法,雖屬程式,卻仍有相對的多樣性;寫意畫線條用筆融進了畫家主觀意氣情態,有灑脫,有潑辣,有剛健,有凝重,也有古拙……飄逸不過是其中之一。用什麼樣線條表現,首先是應決定於畫作所表現的思想感情和形象的特徵,作者的情態應是與畫作思想感情融為一體的。藝術本身應是百花齊放,若線條一律飄逸,還談什麼藝術的個性藝術風格呢?國畫大師黃永玉的工筆人物線條工細,連環畫大師賀友直的經典作品《山鄉鉅變》線條短促而有節奏,都是既不飄逸也不灑脫。掌握了一鱗半爪的名詞術語或者稍知常識,離達到內行的程度,其實還有很大距離。而酷似內行的外行,有的是因為浮躁而滿足於淺薄,有的是出於某種私念故意要充內行。試想,這樣的“內行”能尊重藝術規律使藝術向高境界發展嗎?
半內行和假內行實際還是外行,造成的失誤往往比純外行還大。要命的是,大多數人常會把半內行當內行還大加讚賞,往往對真內行倒反而不以為然。這正也反映了當前國民變得普遍浮躁淺薄,其中包括不少高學歷的做文化、教育、新聞、科研工作的,是緣於潛意識受官本位影響,迷信和崇拜的病毒感染愈加嚴重,實在是奴性的泛化。
總之,無論內行、外行還是半內行,若是出以公心,有真正的事業心,真有把事業辦好的心願和責任,並有自審的意識和*精神,始終自覺保持自知之明,尊重專業科學規律,就都能領導好內行。有了那樣的個人素質,是內行當然會更加有利些。而這種素質,不是僅靠個人自覺靠宣傳教育可以達到的,需要配套科學而又嚴密的幹部選拔制度、考核制度、問責制度,還需使法規能得到嚴格執行。否則,討論外行領導好還是內行領導好,還是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 想看書來
松鶴真是長壽
從古至今一代又一代的花鳥畫家,沒有畫過鬆鶴的恐怕極少。當代一位被稱為工筆花鳥畫大家的,也畫過一幅松鶴圖,長長的橫幅畫面,從右至左多隻丹頂鶴和一排松樹,其實無新意缺內涵,還被認為是他的代表作。其嫡傳弟子也是當代工筆花鳥名家,也畫了“松鶴同春”……
在歷代詩文、壽聯中可屢見“松齡鶴壽”這四個字,於是畫家們也畫松與鶴“表現”長壽的“立意”。所有松鶴圖,均是松伴鶴、鶴倚松。然而在自然界,松多生於高山,喜歡乾旱;而鶴的生活習性喜在平原,在湖邊、沼澤地、蘆葦灘;有誰見過鶴棲於松上或立於松旁?其實詩文、聯句中“松齡鶴壽”、“松鶴同春”,並不見得有松鶴同在一處的意思;將松與鶴畫在一起,是畫家硬搞“拉郎配”。
松鶴圖算不算藝術作品?如算,它具有藝術的哪些要素?它算不算創作?若也算,又是如何體現其原創性的?“松齡鶴壽”,算是表達了一種意思吧,不過不是透過藝術構思、表現藝術形象流露出來的,而是靠拼湊加附會貼標籤貼上去的,而且是抄襲前人、別人,至多是移移位置、變變姿勢而已。你畫我畫大家畫,無數次重複,談何原創?值得驚奇的是,唯獨國畫藝術有不必原創的“特權”。這源於儒家文化的正宗血統。儒家學說在中國兩千多年裡一直是絕對經典、絕對神聖,讀書人只需重複接受、理解,不能批評、突破、超越,就形成了獨特的好重複輕創造的文化傳統,形成了炒冷飯的心理定勢、思維方法和治學價值取向。一個人一世只畫梅、蘭、竹、菊,或只畫虎,或只畫馬,或……都可以成大名,其實都只是重複,也不過是佈局、姿勢、筆墨等形式的變化,不用透過藝術構思表現思想內容或情感趣味。更奇特的是,中國畫臨摹就不被認為是抄襲和剽竊。惲南田臨摹王石谷的山水,照樣被當做稀世珍寶。後人臨摹前人,堂而皇之在落款中附記說明,似是理所應當。
中國畫大都脫離生活,抽掉了藝術創作的思想內涵、藝術構思等諸多要素,形式和內容重複,照樣有廣泛的社會基礎和良好的生存條件。這靠兩種迷信:一種是迷信畫家的名氣,認為名氣越大畫越值錢。買名家畫的大都是富翁,他們是把畫當做風雅的招牌或金銀珠寶來儲存的,畫好在哪裡,往往不懂也不願弄懂,於是炒作揚名成風,於是便落筆生金。第二種是靠畫面取吉兆,松鶴圖題“松齡鶴壽”就是,還有畫牡丹題“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