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育。
焦(1541~1620年),明代日照(今山東日照縣)人,一作江寧(今南京江寧縣)人。因為號澹園,又被學者稱為澹園先生,享有盛名。萬曆十七年(1589年)舉進士第一,官翰林院修撰。曾主修《國史》,撰《經籍志》。主順天鄉試被劾,謫福寧州同知。後棄官不出,專攻經史,著書立說。生平博及群書,自經史至於稗官與雜說,無不淹博貫通。善為古文,典正雅馴,卓然成家。
焦在翰林任職期間,又擔任皇長子的侍講官。他很會動腦筋,孔孟之道博大精邃,內容又多又艱深,灌輸給兒童很難奏效。教育孩子要通俗易懂,並且要形象直觀,因此他選用了歷史上的可供借鑑、取法、勸誡的故事六十則編成教本,又邀請明代宮廷的名畫家丁雲鵬(1547~1628年)配上精美插圖。成為圖與文並茂、理念與智慧共具、真諦和體味皆佳的啟蒙經典。《養正圖解》的第一篇是《寢門視膳》:
文王之為世子,朝於王季日三。雞初鳴而衣服,至於寢門外,問內豎之御者,曰:“今日安否?如何?”內豎曰:“安!”文王乃喜。及日中,又至,亦如之。及暮,又至,亦如之。其有不安節,則內豎以告文王,文王色憂,行不能正履。王季復膳,然後亦復初。食上,必在視寒暖之節。食下,問所膳。命膳宰,曰:“未有原?”立曰:“諾。”然後退。
此篇為全書的肇始,而全篇的主題就是一個“孝”字,說文王的孝行,明文王是個孝子,喻文王用他的行動演繹了孝道,勸勉皇子懂孝行孝。這也說明編者體現了《孝經》“百行孝為先”的理念。
文王,就是周文王,姓姬名昌,是王季的兒子,商朝末年周族的領袖。文王,當初還是世子時,也就是做太子的時候,探望父親王季是每天三次。
早上雞初鳴,就穿衣起身,來到父親的寢室門外,詢問王季的侍候者:“今天安好否?情況怎樣?”回答:“安!”文王就高興。有意思的是,文王不直接而是間接詢問,這一細節說明,他的孝順之心的細緻,不去幹擾其父的正常生活。然後中午,也是這樣;晚上,亦如此。
如果遇到告訴他,其父親不能正常起居飲食的話,文王就臉色憂愁,走路連步履都錯亂了。一旦其父恢復飲食正常,他也就解除憂愁,恢復正常。
在其父的飲食方面,文王特別重視盡孝。端上膳食,必定要檢視飲食寒涼、溫暖調節的情況。食畢,必定要詢問飲食的情況,比如飲食的胃口、喜歡與不喜歡什麼等細節。對掌膳食的人吩咐:有沒有原來吃剩的,不要把吃剩的再端給其父吃。等到侍從答應了,他才放心地回去。
在《國語·晉語四》還有這樣的記載:“文王在母不憂,在傅弗勤,處師弗煩,事王不怒,孝二虢,而惠慈二蔡,刑于大姒,比於諸弟。”周文王在襁褓時沒讓其母擔憂,在傅父那裡沒讓其傅勞苦,對於老師沒讓其師煩惱,奉事父王沒讓其父發怒,孝友其弟虢仲與虢叔,恩惠慈愛兒子管叔與蔡叔,對其妻大姒()樹立典範,親愛團結同宗兄弟。這正如《詩經·大雅·思齊》雲:“刑于寡妻,至於兄弟,以御家邦。”“寡妻”,就是嫡妻。意思是,自己做妻子的典範,而影響至於兄弟,再至於治理國家。
文王那時,當然還沒有《孝經》,但是孝行早就有了。如果從《孝經》角度來解讀,那麼這一則故事,有幾點啟示:(1)文王的德行,首先體現在孝道的根本上,而正如《孝經》所謂“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也”(《孝經》一章,下同)。(2)文王的孝,又具體體現在盡心竭力地對親人的養和敬上,正所謂“夫孝,始於事親”。(3)文王孝道的邏輯程序,由家裡的孝行,而推廣至於天下,正如“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文王后來用侍奉其父的孝行來推廣至於天下,所以能夠做到“天下之分,其三歸周”。(4)文王最後為周武王奪取天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文王行孝道,告訴人們的,也如《孝經》所謂的“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大雅》曰:‘無念爾祖,聿修厥德’”。
這是焦《養正圖解》的深意所在。面對皇長子,首先要教誨立德行孝,此為先為本。在這方面,焦選擇了文王這個榜樣,而文王在做太子時候的做法就是一個切近的例證。《養正圖解》第一篇就是與《孝經》的“開章明義章第一”相呼應的。
此書到了清代,光緒皇帝為了不至於湮沒無存,還特地將內府舊存的寫本發出,敕令武英殿刊刻,以廣流傳。
孝的傳統的衰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