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半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絕大多數成人被迫賺錢養家,即使不願意讓他人照顧孩子,但也別無選擇。
於是,一種全新的孤單形態被嵌進“鑰匙兒童”這個名詞當中——有越來越多的孩子放學之後,面對的是一個空蕩蕩的家。大部分父母外頭工作了一整天,最多是回家煮一餐飯,做一做家務,就已經身心俱疲。問題不在於父母是否關注自己的孩子,這毋寧是一種時間、個人和情感的消耗問題。於是,與孩子相處和溝通的功能,越來越多地推給學校、託兒所、保姆 、臨時照顧者和電視,自己卻不參與,但那些受託者完全可能是糟糕的代理父母。
現在有非常多的青少年及成人出現心理失調問題,與當事人嬰兒時期欠缺親子之間的接觸有關。數以百計的研究顯示,幼年時期若缺少親子接觸或失去父母,可能會嚴重破壞兒童心理的穩定。有些成年人嚴重的沮喪、依賴症、精神疾病、各種神經官能症以及自殺行為,從媒體報道可知,他們早年全都是失去了父母之愛。華爾研究過曾經在美國海軍服過役的392名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其中有40%的人在15歲之前,因死亡、離婚或分居而失去雙親中的一位。相比之下,世界各國海軍士兵就總體而言,只有11%是這種情況。
辛辛那提大學醫學院的蘿絲琳·莎莉格曼博士和夥伴針對85名青少年進行了研究,他們從該校附屬醫院住院的患者中篩檢出需要做精神病評估的一批人。研究小組發現,這些患者中有36�4%幼年時失去了父親或母親,而失去父親者的比率又是失去母親的兩倍。而在當時的美國,在學校就讀的青少年裡,失去父親或母親者的只佔11�6%。
美國的古魯埃克博士、澳洲的葛綠爾博士都曾提出證據說:成年之後不善社交,在早年失去父母的人身上最常見到。葛利戈裡針對明尼蘇達州不同區域和社會經濟背景的近1�2萬名九年級學生做了深度研究,結果發現:因為死亡或離婚而失去父親或母親的孩子,犯罪率和輟學率要比別的孩子高得多。
也許早年精神創傷( 包括失去父母 )和後來生理病痛最直接的關聯,可以從成年後人際關係的嚴重問題上看出來。受過嚴重磨難或無法在成人之後建立親密關係的人,非常可能就出現在前面所描述的那些死亡率統計數字中。也就是說,他們可能會沉沒在單身和離婚的類別裡頭,一般都欠缺社會支援。
支援這項觀點的證據可以從許多資料裡獲取。羅徹斯特大學醫學院的喬治·恩格爾、威廉·格林和阿瑟·西梅爾就發現,年幼時失去父母和其後罹患各種病症之間有著強烈的因果關係。例如西梅爾研究了分居、沮喪和罹患疾病( 諸如心臟病 )之間的關聯性,他發現,住院的病人裡面有非常多年幼時失去了父母。與剛剛失去父母或即將失去父母的成年人相比,前者往往非常沮喪,所得的病也是各式各樣,當然少不了心臟病。
克勞斯·班森博士也做過同樣的觀察,他研究的是早年的親子關係和嗣後冠心病、癌症的關係。他指出,許多冠心病患者的父親年紀輕輕就已過世,他們死亡時孩子通常只有5歲到17歲。雖然這種情形經常被當做“遺傳傾向”的證據,但班森說,造成這種問題的原因其實是情感打擊本身,而不是遺傳。
童年遭遇對精神和肉體的影響(3)
有個確認早年罹病原因和過早死亡的回溯研究,內容很不尋常。拉爾夫·潘芬巴格博士和他的同伴,對5萬名1921年到1950年哈佛大學和賓州大學校友的紀錄進行了研究。他們找出了最早因冠心病死亡的590名男性校友,將這些人的情況與隨機選出的1180名年齡相仿但依然健在的校友進行比較。
透過九個致病因子就可把冠心病患者識別出來:煙癮奇重、血壓越來越高、體重越來越重、五短身材、早年父母死亡、沒有兄弟姐妹、不愛運動、自我封閉而且社交孤立,以及童年患有猩紅熱。
對早年父母死亡與子女罹患冠心病之間的關聯,最常見到的解釋是“遺傳傾向”。然而潘芬巴格和夥伴以4萬名學生為物件,研究其中的自殺現象( 一般不會認為這跟基因有關 ),結果發現賓州大學有225名校友在剛畢業的那幾年自殺。他拿這些案例跟大批隨機取樣的校友相比,發現自殺者最可能來自這樣的家庭:父親頗有社會地位( 通常是醫生 ),雙親都受過大學教育,父母分居或父親在自殺者幼年時候死亡。
而其他的特點則與因冠心病而死者相似:煙癮很重、不參與課外的體育運動、自我封閉且社交孤立。潘芬巴格推測,不參與課外的體育運動,反映出孤單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