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音0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勁了,沒有歡喜心了。這表示你這個人止多“觀”少。
什麼時候加強“止”呢?你心太躁動不安了,你的“觀”太多,想太多了,佛號念得太少。所以當你把佛號提起來的時候,古德有一句話叫作“行起解絕”,就是行門生起的時候,解門就要放下,絕就是要斷絕了,你就不能再想了,專心念佛。因為你在修“觀”的時候,已經把潛在的能量輸進去了,你那個唸佛的心中,它自然有安住力、調伏力、引導力了,你不要管它,它自己有那個力量,你不要再去思惟了。
所以諸位要知道,不是要你邊唸佛邊思惟事情,不是這樣,你這樣兩邊都沒有做好。一般來說,一堂功課,“觀”佔三成,唸佛佔七成。初學者要偏重“止”,因為你“觀”多的話,心思散亂;但是你完全在唸佛都沒有修“觀”,你這個佛號會念得很沒有味道,念得太沉沒。
好,我先回答到這裡,有沒有問題?這個是修行的操作,到底我的理觀跟事修的調配要怎麼調配?一般的情況是三七的比例,七成是修“止”,三成是修理觀,加強理觀。
好,有沒有問題?請說。
【學員提問】師父慈悲!我想請問師父,就是我早上一邊拜佛,一邊聽那個《無量壽經》,心中也有唸佛,可以嗎?
【師父答疑】請坐。那你的重點是想要聽經,還是重點在拜佛?
【學員】心中有唸佛號。
【師父】OK,我的意思就是說,你的重點是希望拜佛為主,還是聽經為主?你為什麼要把兩個事放在一起呢?
【學員】有的時候很多雜念,這樣就好像少一點。
【師父答疑】你想聽我的意見嗎?你要我講真話,還是講鼓勵你的話?
【學員】真話。
【師父】真話,好,請坐。我不建議你這樣做,你兩邊都沒有做好,你到最後兩邊都得不償失,你經也沒聽好,佛也沒有拜好。我們現在的人很喜歡一個心做很多事情,所以你就把這個心態用來學佛,結果你兩邊都沒有做好,你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