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游雲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獨秀,發表在改版後的《新青年》第2卷第5號上。陳獨秀還特意撰寫了“跋語”說:“今得胡君之論,竊喜所見不孤。白話文學,將為中國文學之正果,餘亦篤信而渴望之。”接著,陳獨秀撰寫了《文學革命論》與之相呼應,與胡適攜手擎起了文學革命的大旗。後來胡適也承認,要不是陳獨秀的力挺,當年的“文學改革、白話文就不會有如今效果。”
1917年初,陳獨秀被蔡元培聘為北大文科學長後,他就給胡適寫信,希望他儘早回國,答應舉薦他來校擔任教授。同年7月胡適進入北大,在教學之餘,還協助陳獨秀編輯《新青年》。後來陳獨秀和李大釗發起創辦《每週評論》,由胡適負責編輯,其用意是與《新青年》互為補充,不過對此胡適並不完全認同,仍然主張應該“只談文化,不談政治”。這實際上為他們間的思想分歧埋下了伏筆。
五四運動爆發後,陳獨秀因散發《北平市民宣言》被北洋政府逮捕。儘管胡適對陳獨秀髮表的宣傳俄國十月革命的文章,多有不滿和擔心,也不同意陳獨秀要求學生們罷課,但他還是積極奔走營救陳獨秀。
陳獨秀出獄後思想更為激進,他在《新青年》發表了一篇《本志宣言》,倡導民眾運動,推翻有產階級,建立新型的社會。就在這一期《新青年》上,胡適發表的《新思潮的意義》,卻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