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 (第2/4頁)
交通工具類:滄海一葉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英國擴張的前沿陣地而不斷鞏固,修築了堅固的城牆,加固了炮臺。在此後,中英和平相處的歲月中,九龍城最突出的作用恐怕在於清剿海盜。由於廣州是大清帝國與西方世界貿易的重要視窗,中國海盜一直襲擊著西方往來的商船。如果說在歐洲歷史上,海盜開闢了海洋世界,打通了英國這個海洋帝國通向世界的通道,那麼在大清帝國的眼裡,海盜是不折不扣的大陸秩序的騷擾者。當時帝國龐大商業貿易掌握在官方的手中(即著名的廣州十三行),海盜變得不可饒恕。如果說大英帝國最後繼承了歐洲海盜的遺產,那麼,清朝這個大陸帝國之所以臣服於大英帝國,恐怕從自己清剿海盜開始。
九龍城寨的官兵們有著豐富的清剿海盜的經驗。早在一八○九年就清剿了當時有名的海盜張保仔。在鴉片戰爭前後,海盜異常活躍,其中最大的勢力是十五仔和徐亞保,前者大約有一百艘海盜船,後者大約有六十艘。清政府“剿撫兼施”,迫使十五仔投誠受招安。徐亞保投誠後,因其曾殺死兩個調戲中國婦女的英兵,被港英政府起訴判處無期徒刑。但“徐以不甘受辱,竟於四月二日晨在獄候期起解中自縊身死”。這段文字出現在馬沅撰寫的《防禦海盜事略》中。中國海盜至此絕跡了,大清帝國也開始走向崩潰。
剿滅海盜之後,清政府與英國和平相處。海防暫時無虞,陸疆陷入危機。十九世紀後半段,中俄就陸地領土簽訂了許多條約。在談判中,清政府有許多創新,比如在給俄國租借遼東半島時就保留金州城由中國人自行治理。這種做法也自然用在了新界,保留九龍城歸中國人治理。
這種做法在於透過這些據點標誌中國對整個租界的主權,有助於租約屆滿收回租界。這個維護領土主權的策略可謂用心良苦,但真正能夠保證主權的依然是國家實力。一八九九年五月十五日,英國政府以九龍城寨內的清軍妨礙武備為由,派出英國皇家韋爾斯火槍隊及香港志願隊幾百名士兵進攻九龍城寨,經過一天激戰,清兵戰敗,百多名平民被驅逐。
五月二十二日,總理衙門抗議英國出兵九龍城的行動違反條約,要求撤軍。但英國毫不理會,不但派軍長駐九龍城,甚至由英國樞密院頒佈新界敕令,單方面宣佈九龍城也是女王陛下的殖民地,並在港英政府的憲報上公佈,將其佔領合法化。一九○○年,李鴻章赴廣州就任兩廣總督途經香港與港督交涉九龍城的主權問題,但沒有任何結果。大約在辛亥革命前後,英國政府最後放棄了佔領九龍城,只是將擄掠的兩扇城寨大門,作為戰利品擺在大英博物館。九龍城寨回到了中國人手中。
為什麼英軍不繼續佔領九龍城寨?為什麼英國人在清政府抗議中佔領的九龍城寨,反而在清政府瓦解了,中國陷入內戰、無人關心九龍城的情況下,主動撤離了城寨,在自己的殖民地中保留了一塊中國人自己治理的地盤呢?和火燒圓明園相比,前後不過四十年時間,大英帝國怎麼就一下子從燒殺搶掠的強盜,變成了彬彬有禮的紳士?我搜尋各種歷史資料,找不到明確答案。從時間上推算,港英政府主動撤出九龍城寨大約是在港督盧押(Frederick Lugard)任上,此公是大英帝國擔任殖民地總督中最具眼光的政治家之一,不僅著有闡述殖民治理精髓的專著,而且就在港英政府撤出九龍城寨前後,創辦了香港大學。
從佔領香港以來,英國把香港作為透過商業貿易汲取中國財富的基地,並沒有打算治理香港,對教育也沒有興趣。但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大清帝國風雨飄搖,西方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此刻的西方政治家都力圖取得對中國的統治權。一八九四年清政府廢科舉,對中國產生了深遠影響,不僅統治階層失去了吸納精英的渠道,中國文化也因此失去傳承的機制。誰掌握了中國的教育,就掌握了中國精英,誰掌握了中國精英,就掌握了中國的統治權。由於甲午戰爭,日本捷足先登,大批中國精英留日,日本人也紛紛進入北京、天津和東北開辦新式學堂。日本一舉吞併中國的野心讓美國人坐不住了,美國政府幹脆用部分庚子賠款創辦了清華留美預備學校,美國人的善舉背後是帝國的雄心。比較之下,老牌的大英帝國顯得遲鈍和落後了。一九○五年十二月十五日的《中國郵報》的社論標題就是呼籲“在香港設立一所帝國大學”。社論概述了中國的門戶開放政策所帶來的政治格局變化,比較了日本和英國在中國的勢力消長後指出:
日本政府正花費鉅額金錢,在中國傳播它的思想和擴充影響力,並確保它的投資所值。在此點上,日本人是夠聰明的。遠在日俄戰爭之前,甚至在戰事期間,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