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安徒生給19世紀的藝術和科學帶來了無數新的、不可缺少的推動力。浪漫主義把兒童放在詩歌聖壇至高無上的地方,讓孩子的天性成為作家永不放棄的理想和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靈感源泉。1835年,安徒生走上世界的舞臺,讓孩子們走下聖壇,伴著他樸實無華的語言,走進他的文學作品。在這裡,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也無論年紀大小,都有著同樣“天真的聲音”,用他們那最美妙的語言和詩句,顛覆一切原本貌似真理的謬誤,戳穿所有成人的謊言。“但是他什麼也沒穿啊!”當赤身裸體的皇帝穿著“新衣服”穿過人群的時候,小男孩在瞠目結舌的成人中說,於是,人群一齊叫著:“但是他什麼也沒穿啊!”正如我們在前面提到的那樣,在安徒生於1826年創作的詩歌《垂死的孩子》中,我們見證了社會輿論聲音和觀念方面從成年人到兒童的轉化。在世界文學史中,青少年一直是一個被動的客體,但是在漢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的藝術中,他們成為積極的主體,他們可以去說話,去思考,去感覺,也可以去想象。透過這種方式,孩子為我們指明所有人都擁有的創造力源泉。這些心理上的價值,如果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能倖免於壓制甚至是扼殺,那麼將會在未來的生活中發揮巨大的作用。
這種把兒童生活視為人生中一個特別階段的思想最早出現於17世紀末,當時,17世紀的英國哲學家、教育學家約翰?洛克以及18世紀的讓…雅克?魯索,首先認識到兒童培養教育問題的重要性,並對此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也正是出於同樣的原因,在1300年左右,但丁?阿利格耶裡的文學作品成為那個時代的象徵。在他的作品中,所有孩子都被留在地獄的邊緣(這裡是善良的非基督徒或未受洗禮者的靈魂歸宿處),嬰兒不會被送到地獄、煉獄或是天堂,因為在但丁的偉大史詩《神曲》裡,來世只屬於成年人的靈魂,只涉及那些已經完全長大成人者的靈魂。在中世紀,嬰兒的高死亡率並不是成人將這些小生命視為可有可無的唯一原因。在歐洲的嬰兒中,有一半活不過5歲,而那些能克服兒童生活疾病和險境侵襲的孩子,馬上便會被納入到過於成人化的生活方式中。兒童不得不去尋找屬於自己的空間,同時,透過讓自己融入到成人的工作及生活方式中,維持自己的生存。無論是在工作時間裡,還是在閒暇時間,兒童都需要被視為“小大人”。在16世紀畫家彼得?布勒哲爾的作品中,這一點體現得極為明顯,在他的作品中,孩子們往往被描繪成開心的樣子,但是,我們在很多情況下無法分辨出,什麼是真正的遊戲,什麼是真正的抗爭。而在農村,兒童實際上是在社會地位和性方面受到雙重剝削的奴隸。
對兒童生活的膜拜(2)
在文藝復興之後,出現一種關於兒童和兒童生活的新觀點。一些作家和思想家,譬如拉伯雷、蒙田、洛克、斯威夫特和笛福,把“孩子”和“野蠻人”看作是現代社會中原始人的唯一殘留物。在18、19世紀的啟蒙運動中,特別是在思想上和讓…雅克?魯索的作品中,兒童成為理想人的一個範例。但是在啟蒙運動中,我們卻從來沒有聽到過兒童的呼聲,而且在前浪漫主義時代的文學作品中,我們也很少能看到其中的兒童角色發展成一個完整的人。但魯索的作品卻是一個例外,他為提升兒童生活的地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並使之成為現實;在1800年左右,兒童開始藉助於全面的浪漫主義運動,在藝術作品中找到了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這一運動的源頭是德國和英國,在這裡,作家和畫家們對於兒童和兒童生活作品傾注了極大的精力,他們的投入,就社會對人的意識和教育的廣泛而普遍的關注而言,構成了進一步推動這種關注力的一個至關重要的部分。
魯索受到約翰?洛克的啟發。約翰?洛克在19世紀60年代首先提出了這樣一個理論:一個孩子的性格必須透過身體和精神上的雙重教育才能得以發展,同時,還應對書本學習以外的教育給予更多的重視。18世紀60年代,魯索第一次形成了這樣的思想,他認為,兒童時期是人生不可忽視的一個階段,它不僅是獨立的,而且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因為這一時期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是最接近於自然的狀態,或者說接近於人的本性。“人性本善”是魯索的觀點。“因此,應該賦予兒童以最大限度的自由,只有這樣,上天賦予他的天分才能得到儘可能的發展。讓孩子去看、去觸控這個世界吧!”在創作於1762年的小說兼作教材的《愛彌兒》中,這種型別的孩子成為作品的焦點。在這本書中,魯索大膽地提出,在所有教育中,最重要的方面應該是兒童固有的天性和身份—